艾灸能治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中醫認為是由于濕熱毒邪侵襲所致。臨床上常見二種類型:一是局限型神經性皮炎,好發于頸部、肘部、脛前、骶部等肢體易受摩擦之處,皮炎有一塊或數塊;二是播散型神經性皮炎,多發于四肢、頸項和軀干等部位,常呈對稱分布。由于皮炎瘙癢難忍,患者經常搔抓致使皮膚增生肥厚,局部皮膚出現針頭樣大小不規則的三角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逐漸成為苔癬樣變,干燥而堅硬,皮損與周圍正常皮膚之間界線鮮明。如搔抓過度出血,易引起繼發感染。
艾灸為何能治療神經性皮炎
采用艾灸治療神經性皮炎,道理何在呢?中醫認為,艾葉苦辛溫,入脾肝腎經,具有溫經通絡、散寒除濕的功效。《藥性本草》稱艾“治癬甚良。”研究表明,艾葉含有揮發油,成分,對皮膚可產生輕度的刺激,引起發熱潮紅,有利于真皮和皮下組織的神經、血管、淋巴管和肌肉功能漸趨正常,激發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臨床實踐證明,對神經性皮炎進行艾灸三日后,可使局部皮膚瘙癢明顯減輕或消失,一般十多天后皮損逐漸消退,膚色也慢慢地恢復正常。
如何進行艾灸
臨床上多采用薰灸或隔姜灸。薰灸是將艾條點燃后懸于皮炎病損部位,以有溫熱感、皮膚紅暈而無灼痛又能耐受為度。也可使用溫灸器灸,是用金屬特制的一種圓筒灸具,故又稱溫筒灸。筒內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時,將艾絨裝入溫灸器的小筒內,點燃后將溫灸器的蓋扣好,即可置于皮炎病損部位上面進行熨灸,好處是溫熱可直達皮膚,使局部皮膚發紅而不會被灼傷。每日灸兩次,每次15分鐘,十天為一療程。隔姜灸是將鮮生姜切成薄片,用針刺成數個小孔,放于皮損上面,然后將黃豆大的艾柱置于姜片上點燃,一般灸15柱艾即可,灸時要注意火候,以免灼燙傷局部皮膚。
相關文章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問題艾灸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夠起到疏通經絡的功效,但是艾灸時也要注意很多問題,應該要耐心堅持,并
-
針刺治療腱鞘囊腫囊腫可分單房和多房,一般以單房多見,生長緩慢。開始時囊腫質地柔軟,按之有輕度波動感,遷延日久運動時可稍有不適。臨床上用穿
-
腦癱患兒可試試針灸腦癱、自閉癥、多動癥和弱智是兒童腦病的四大類。“現在針對兒童腦病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都還很不成熟,很多患兒家庭因為對該病
-
針刀療法 可治頸椎病針刀既可以通過針刺手法起到針灸作用,又能在體內發揮切割、剝離等手術刀作用。由于切割、剝離時產生的損傷很小,不見創口,更無
-
中醫針灸養生介紹到了唐代,針灸保健已占有相當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中著的《針灸資生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