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養生 如何“未病先防”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健康也在不斷的關注,除了生活方式要健康之外,大家可以“未病先防”。如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施灸,不僅操作簡單,又可以養護陽氣、養生保健,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但人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生理特點,穴位的艾灸也會因人而異有所側重。
肺俞:30歲前灸
年輕人戶外活動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飲,所以很容易感冒。固護肺氣對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義。肺俞穴是肺臟之氣出于背部之所,還是主宰全身在表之衛氣,固護*之正氣不受邪氣侵犯。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
操作方法:施灸頻率不拘時灸,即感到身體不適或即將感冒時,或進食冷飲后施;隨年壯灸,即在農歷生日當天灸,小兒可灸5分鐘左右,青年灸15分鐘左右。此外,轉季灸,即每月灸兩次,分別在轉節氣的前1~2天施灸。
足三里:30~50歲灸
步入中年,生活穩定,應酬繁多,思慮過度,運動不足,最傷脾胃。因脾胃損傷,不能充分運化水谷精微,水濕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現了。灸“足三里”能調整消化系統使之功能旺盛,吸收營養增加能源,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強壯作用。
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旁開一橫指處。
操作方法:同肺俞穴,頻率可不拘時灸。
關元:50歲后灸
步入老年,腎氣漸疲,元氣漸虧,會出現腰膝酸痛、夜尿頻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勞、視力減退、聽力衰減、脫發白發等癥狀。《醫經理解》記載:“關元,在臍下3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人生之關要,真元之所存也。”該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下3寸處。
操作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頻率為1日1次,亦可不拘時灸。
相關文章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問題艾灸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夠起到疏通經絡的功效,但是艾灸時也要注意很多問題,應該要耐心堅持,并
-
針刺治療腱鞘囊腫囊腫可分單房和多房,一般以單房多見,生長緩慢。開始時囊腫質地柔軟,按之有輕度波動感,遷延日久運動時可稍有不適。臨床上用穿
-
腦癱患兒可試試針灸腦癱、自閉癥、多動癥和弱智是兒童腦病的四大類。“現在針對兒童腦病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都還很不成熟,很多患兒家庭因為對該病
-
針刀療法 可治頸椎病針刀既可以通過針刺手法起到針灸作用,又能在體內發揮切割、剝離等手術刀作用。由于切割、剝離時產生的損傷很小,不見創口,更無
-
中醫針灸養生介紹到了唐代,針灸保健已占有相當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中著的《針灸資生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