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告訴你艾灸是止痛的好方法
眾所周知,艾灸可治病,保健,強身,但是,今天中醫告訴大家,艾灸的另一個功效:止痛。艾灸,是用艾條(或捏成小顆粒柱狀),點燃后在經絡的某些穴位上熏烤,借藥力及燃燒的溫熱作用,達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祛除寒邪、消腫散結、回陽救逆以治療疾病。
艾灸的主要適應癥為:風濕疼痛、肢體麻木、嘔吐、泄瀉、腹痛、脫肛、厥逆、陽 痿、遺精等多種疾病。艾灸方法簡便、價錢便宜,且療效卓著,因此深受病家的歡迎。本文僅就部分與疼痛相關的病癥,用艾灸法治療,供廣大讀者朋友參考。
1.婦女乳房脹痛、乳頭痛:將艾條點燃,在雙乳頭及脹痛處進行懸灸15~20 分鐘即可止痛,連灸3日,每天1~2次。
2.婦女乳瘡、乳癰初起:用艾條在患處懸灸15~20分鐘,每天灸1~2次,連灸3日。
3.婦女痛經:用艾條在關元(肚臍直下3寸處)、中極(肚臍直下4寸處)、曲骨 (肚臍直下5寸處)三穴上輪換懸灸15~ 20分鐘,疼痛即可緩解,連灸3日,每天 l~2次。
4.婦女外陰痛、少腹痛:用艾條在雙側關儀穴(在膝關節外側、胭窩橫紋端上 l寸凹陷處)上輪換懸灸20分鐘即可止痛。
5.胃痛:用艾條在疼痛處懸灸20分鐘,疼痛即可減輕或消失。
6.手指關節痛:用艾條在骨空穴(在兩側小指背面第二節指關節橫紋的中點處)上輪換懸灸20分鐘,可止痛。
7.手部劇痛:用艾條在龍玄穴(在手腕內側有靜脈交叉處)上懸灸15~20分鐘即止痛。
8.男人疝氣痛:用艾條在囊底穴(在陰囊底下,即兩睪丸之間成十字紋的中間處)上懸灸15~20分鐘,疼痛即可消失,連灸3日。
施灸時,應嚴密觀察施灸部位的情況,對老人等感覺遲鈍者,則更應注意,以防止局部被灼傷。凡實證、熱證、陰虛發熱證、面部、大血管及粘膜附近、孕婦的腹部及腰骶部:眼部、心臟等附近穴位,均不宜施灸,以防不測。
相關文章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問題艾灸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夠起到疏通經絡的功效,但是艾灸時也要注意很多問題,應該要耐心堅持,并
-
針刺治療腱鞘囊腫囊腫可分單房和多房,一般以單房多見,生長緩慢。開始時囊腫質地柔軟,按之有輕度波動感,遷延日久運動時可稍有不適。臨床上用穿
-
腦癱患兒可試試針灸腦癱、自閉癥、多動癥和弱智是兒童腦病的四大類!艾F在針對兒童腦病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都還很不成熟,很多患兒家庭因為對該病
-
針刀療法 可治頸椎病針刀既可以通過針刺手法起到針灸作用,又能在體內發揮切割、剝離等手術刀作用。由于切割、剝離時產生的損傷很小,不見創口,更無
-
中醫針灸養生介紹到了唐代,針灸保健已占有相當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中著的《針灸資生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