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各種疾病針灸哪些穴位
我們都非常重視日常的保健養生,中醫養生的方法有很多,針灸也是一個很好的養生方法,針刺不同的穴位具有不同的養生功效,那么哪些穴位是常見的養生穴位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針灸養生穴位有哪些。
中醫針灸養生穴位
胃腸道疾病。針灸能調節胃腸功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加胃黏膜下血流量,有助于潰瘍愈合等,故針灸可治消化系統等諸多疾病,其中比較多見且療效顯著的有急慢性胃腸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厭食癥、腸易激綜合征、術后胃腸功能紊亂、腹瀉、胃下垂、胃潰瘍等。如針灸支溝、照海兩個穴位,可速緩便秘。
口腔疾病。就針灸而言,有特殊療法(快針療法)和一般療法。臨床上,若遇患者同時存在咽炎、扁桃腺炎、牙痛及牙齦炎等口腔疾病時,采用快針療法,每次僅用一兩分鐘就可治療完畢,為患者節省了許多時間和費用。
呼吸道疾病。針灸治療時找準*敏感點或穴位,可改善局部微環境,使感冒、鼻竇炎等呼吸道疾病得以解除。需要強調的是,中醫并非人們想象中的“見效慢”,只要明確病因,找準穴位,可使咽痛、鼻子不通等呼吸道癥狀,在短時間內就能減輕甚至消失。
眼科疾病。通過中醫針灸治療,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可防治結膜炎、白內障等眼病。比如耳壓法就是針灸治眼科病的方法之一,耳壓即是將菜籽埋于耳內相關穴位,使穴位能長時間得到良性剌激,以達到治療眼疾目的。
神經肌肉骨骼系統病。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針灸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使免疫功能增強,并產生鎮痛作用。針灸還可使炎性灶的血管通透性降低,抑制炎性物質滲出,從而達到治病目的。
接下來,再來告訴你針灸疼痛感不一樣的原因。
針灸疼痛感不同的原因
一個好的醫生,他的針刺入病*內后,會使病人局部產生或酸、或麻、或脹、或重、或疼感覺,這種感覺不是存在于病人表皮的,這種感覺來源于針尖所到部位,一個好的針灸醫生,會使針尖所到之處附近一大片區域都產生這幾種感覺,產生感覺的部位可以達到直徑5厘米,甚至更大。這種感覺是非常舒服的感覺。
如果是一個手法差的醫生,則可能帶給病人的是進針時的疼痛,以及行針時的疼痛,這種疼痛是非常不舒服的疼痛,這個疼痛部位是在皮膚的表層,是一種牽拉皮膚的刺痛,跟上面所說的舒服感覺完全不同,“疼”所發生部位也不一樣,上面所說的疼發生在深層,也就是針尖所到的部位,也就是有病痛的部位。
針灸養生穴位有哪些呢?以上為大家介紹了針灸治病的功效,也為大家介紹針灸養生的穴位,只有針刺正確的穴位才能收到良好的功效。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問題艾灸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夠起到疏通經絡的功效,但是艾灸時也要注意很多問題,應該要耐心堅持,并
-
針刺治療腱鞘囊腫囊腫可分單房和多房,一般以單房多見,生長緩慢。開始時囊腫質地柔軟,按之有輕度波動感,遷延日久運動時可稍有不適。臨床上用穿
-
腦癱患兒可試試針灸腦癱、自閉癥、多動癥和弱智是兒童腦病的四大類。“現在針對兒童腦病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都還很不成熟,很多患兒家庭因為對該病
-
針刀療法 可治頸椎病針刀既可以通過針刺手法起到針灸作用,又能在體內發揮切割、剝離等手術刀作用。由于切割、剝離時產生的損傷很小,不見創口,更無
-
中醫針灸養生介紹到了唐代,針灸保健已占有相當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中著的《針灸資生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