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祛濕穴位和方法講解
一個人長時間處在潮濕的環境中或者長期淋雨以及房間潮濕,濕氣很容易侵入*,使得*出現一些病理變化,引起疾病。熱是與濕是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并入侵*,濕熱患者一定要注意祛濕,而艾灸恰巧就具有祛濕功效。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艾灸祛濕的。
艾灸
艾灸祛濕的方法
如何艾灸祛濕?谷穴艾灸祛濕,合谷穴可以說是大腸經總開關,臉部的皮膚出現紅血絲的話,就可以艾灸合谷穴,效果非常明顯。合谷穴可以升清降濁及宣通氣血,體質差的朋友刺激不宜太強。一只手的拇指第一關節橫紋對著另一邊的虎口邊。艾灸和穴位分開3-5厘米,直到穴位暖和、微微發紅。
足三里穴艾灸祛濕,該穴位在我們外膝下3寸、脛骨外一橫指位置,每次需要艾灸10-15分鐘左右,長期堅持,可以有效祛濕。豐隆穴艾灸祛濕,豐隆穴在我們的小腿外中點,肌肉鼓起處,艾灸豐隆穴位可以有效祛濕。每天都可以艾灸15分鐘,健脾祛濕效果顯著。
解溪穴艾灸祛濕,該穴位在我們哦哦腳背、踝關節凹點,是身體祛痰祛濕穴位,可以解除下肢水腫。每天可以艾灸解溪穴15分鐘,堅持就可以很好祛濕。三元穴艾灸祛濕,關元穴在我們的臍下3寸,是養生保健穴位。長期艾灸關元穴可以調理氣血、補腎固精。每天艾灸10-15分鐘可以祛濕。
中脘穴艾灸祛濕,中脘穴在我們腹部中線,臍上4寸。每天可以艾灸10-15分鐘左右,可減輕胃部不適,有助于祛濕。池穴艾灸祛濕,曲池穴是我們的手陽明大腸的合穴,該穴位可以祛除風濕,調理氣血、還可以改善手麻及胸中煩悶等。屈肘肘橫紋的外端就是這個穴位了,每次使用艾灸10分鐘。
上面給大家介紹了艾灸的方法以及時間把控,治療疾病不能只依賴物理療法,可以在飲食調理下,要求一般食物即可,少用油煎,刺激性食物.補充些蔬菜水果,多喝水很有必要的,進行戶外運動,增加抵抗力.
相關文章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問題艾灸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夠起到疏通經絡的功效,但是艾灸時也要注意很多問題,應該要耐心堅持,并
-
針刺治療腱鞘囊腫囊腫可分單房和多房,一般以單房多見,生長緩慢。開始時囊腫質地柔軟,按之有輕度波動感,遷延日久運動時可稍有不適。臨床上用穿
-
腦癱患兒可試試針灸腦癱、自閉癥、多動癥和弱智是兒童腦病的四大類。“現在針對兒童腦病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都還很不成熟,很多患兒家庭因為對該病
-
針刀療法 可治頸椎病針刀既可以通過針刺手法起到針灸作用,又能在體內發揮切割、剝離等手術刀作用。由于切割、剝離時產生的損傷很小,不見創口,更無
-
中醫針灸養生介紹到了唐代,針灸保健已占有相當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中著的《針灸資生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