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可治療哪些疾病呢
中醫的針灸是日常所常被用到的,所以一直受到平時的人們喜歡和適用,平常身體在發生了牙痛、頭痛、落枕、失眠等影響時,使其此時大家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到針灸加以醫治,其實中醫針灸治療的疾病是非常多的。那具體針灸可治療哪些疾病呢?
1、感冒:取大椎、合谷、風池,都用針法,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
2、嘔吐:主穴取內關、中脘、足三里、針刺,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
3、失眠:取神門、內關、三陰交,針刺,用平補平瀉法,留針50分鐘,每日針一次。
4、關節痛:腰脊痛取腎俞、昆侖;膝關節痛取足三里、陽陵泉、懸鐘,先針刺,用瀉法,留針20分鐘,再艾灸20分鐘。
5、痛經:經前或經期腹痛取中極、三陰交、內庭,先刺內庭,再針三陰交、后針中極、三陰交。均用瀉法,留針20分鐘。
6、經后腹痛:取氣海、關元、三陰交,均用補法,針后加灸,留針30分鐘。
7、牙痛:上牙痛取下關、內庭,下牙痛取頰車、合谷,針刺,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一次。
8、便秘:取支溝、天樞、長強,針刺,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
9、落枕:取落枕、大椎、后溪,針刺。落枕用瀉法,大椎、后溪,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分鐘。
10、月經不調:1.月經先期:取中極、血海、三陰交、太沖,均針刺、用瀉法,留針20分鐘。2.月經后期:取命門、腎俞、關元,用補法,針后加灸,留針30分鐘。
11、腰痛:取腎俞、委中、腰陽關,針刺,用瀉法,留針30分鐘,如是腰痛日久不愈的,加艾條灸命門20分鐘。
12、痢疾:針治痢疾,有較好的療效。取中脘、天樞、足三里,針刺,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天一次。如有發熱的,加刺曲池;頭痛的加剌風池、百會;不發熱而下痢過久的,可艾條灸關元10分鐘,或隔鹽灸神闕。
13、哮喘:針灸有緩解防止發作的作用。取膻中、肺俞、天突、豐隆。如吐出的痰稀白,用艾條灸20分鐘;如痰色發黃時,針剌,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如果平時常灸肺俞、氣海,可以防止發作。
14、頭痛:頭痛有正頭痛、偏頭痛、頭頂痛、頭項痛等區別。針灸治療,是按頭痛的部位來取穴的。正頭痛:取上星、合谷,攢竹,針剌,用瀉法,留針30分鐘。偏頭痛:取太陽、頭維、外關。針剌,用瀉法,留針20分鐘。頭頂痛:取百會、太沖、后溪,沖剌,用瀉法,留針20分鐘。頭項痛:取風池、列缺,針剌,用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或隔日針一次。
在經過上述的詳細介紹,為之在我們的身體發生有和上述的疾病相類似時,使之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到針灸進行醫治,特別是對針灸治療頭痛、牙痛等疾病是是非常有極大效果的。但在身體有出現疲勞、精神緊張等情況下最好不要進行去針灸。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問題艾灸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夠起到疏通經絡的功效,但是艾灸時也要注意很多問題,應該要耐心堅持,并
-
針刺治療腱鞘囊腫囊腫可分單房和多房,一般以單房多見,生長緩慢。開始時囊腫質地柔軟,按之有輕度波動感,遷延日久運動時可稍有不適。臨床上用穿
-
腦癱患兒可試試針灸腦癱、自閉癥、多動癥和弱智是兒童腦病的四大類。“現在針對兒童腦病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都還很不成熟,很多患兒家庭因為對該病
-
針刀療法 可治頸椎病針刀既可以通過針刺手法起到針灸作用,又能在體內發揮切割、剝離等手術刀作用。由于切割、剝離時產生的損傷很小,不見創口,更無
-
中醫針灸養生介紹到了唐代,針灸保健已占有相當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中著的《針灸資生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