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脂肪肝的5穴 可按摩針刺
中醫學中無“脂肪肝”之名,從其臨床表現可屬于“積證”、“積聚”、“痰濁”、““脅痛”等范疇。屬本虛標實之證,以邪實為主,病位在肝脾腎三臟,其病因與過食肥甘厚味、飲酒過度、久臥久坐、體豐痰盛、感受濕熱毒邪、情志失調、久病體虛等有關。脂肪肝的防治與五大穴位息息相關。這些防治脂肪肝的穴位,可采取按摩療法或針刺療法刺激穴位,以達到輔助治療脂肪肝或預防脂肪肝的目的。
由于痰濕阻滯日久會致氣滯血瘀,痰濁、瘀血痹阻肝絡誘發右脅刺痛和脹痛;或水不涵木,肝失疏泄,痰濁失于運化,積于血中則為瘀為痰;或長期喜嗜甘肥厚味之品,或情志失調使脾失健運,濕濁結聚成痰,肝失疏泄,以致痰濕阻于肝絡則為脂肪肝。活血化瘀、清熱疏肝解郁、健脾化濕祛痰為脂肪肝治療原則。
穴取足三里、豐壟三陰交、中脘、太沖。患者取舒適體位并暴露需針刺穴位處。常規消毒后,毫針直刺足三里1.5寸,豐隆2寸,三陰交、中脘各1寸,太溪、太沖各0.8寸。豐壟太沖施大幅度提插瀉法,足三里、三陰交、中脘施大幅度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期間足三里、三陰交、中脘隔10分鐘加強手法一次。15次一個療程,休息10天后再繼續下個療程。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三里”有理上、中、下“三焦”之意。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針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并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降低血脂、血液黏度。
豐隆穴
豐隆穴為古今醫學家所公認推崇的治療痰濕證的首選要穴,具有通經活絡、通調脾胃氣機,能使氣行津布,中土得運,濕痰自化的功效。
三陰交
三陰交乃足三陰經中氣血交會之處,除可健脾益血外,還可調肝補腎。刺激該穴可以把體內的濕、濁、毒素排出體外。
中脘穴
中脘別名上紀、太倉、胃脘,是任脈、手太陽與少陽、足陽明之會,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用。
太沖穴
太沖穴為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具平肝潛陽、行氣解郁之功效。
以上諸穴相輔相成,按摩這五穴或針刺,均可達到行氣活血、疏肝利膽、健脾化濕清熱、降低血脂、調節免疫功能的功效,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治療脂肪肝的發生發展。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問題艾灸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夠起到疏通經絡的功效,但是艾灸時也要注意很多問題,應該要耐心堅持,并
-
針刺治療腱鞘囊腫囊腫可分單房和多房,一般以單房多見,生長緩慢。開始時囊腫質地柔軟,按之有輕度波動感,遷延日久運動時可稍有不適。臨床上用穿
-
腦癱患兒可試試針灸腦癱、自閉癥、多動癥和弱智是兒童腦病的四大類。“現在針對兒童腦病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都還很不成熟,很多患兒家庭因為對該病
-
針刀療法 可治頸椎病針刀既可以通過針刺手法起到針灸作用,又能在體內發揮切割、剝離等手術刀作用。由于切割、剝離時產生的損傷很小,不見創口,更無
-
中醫針灸養生介紹到了唐代,針灸保健已占有相當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中著的《針灸資生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