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需弄清4個問題 口服藥物不良反應最輕
近來,本市兒童醫院、各大醫院兒科成為全市關注的焦點。焦點之一,是患兒數量急劇增多,其中絕大部分為感冒發燒患兒。日均接診量中醫一附院達1100余人次,醫大總醫院達700余人次,醫大二院達400余人次,市第三中心醫院達550余人次,接診量均比平時增加近一倍,達到飽和,兒童醫院則人滿為患。焦點之二,是感冒發燒患兒的治療方式正在受到質疑。國家發改委近期發布,中國醫療輸液一年104億瓶,相當于13億人口每人輸液8瓶,遠高于國際上2.5瓶至3.3瓶的水平。孩子發燒了,這液輸還是不輸,消炎藥吃還是不吃呢?記者日前采訪了兩位醫生、也是兩位家長,他們以自己的經歷向家長們介紹了孩子發燒時,家長應先弄清的幾個問題。
醫生的孩子發燒怎么治?
個案1:本市一中心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張萍萍:我兒子今年上高二了,在我的記憶中,他很少感冒發燒,偶爾發燒,幾乎不吃藥,就是睡覺、休息、多喝水。一般發燒3天以上,我才給他用一些低等級的消炎藥。長這么大沒打過針,只因為腹瀉輸過一次液,而且就輸了一天。對待孩子發燒,我的態度是“外松內緊”,一方面耐住性子,表現得很輕松;另一方面密切注意他的體溫變化和精神狀態,如果孩子體溫開始下降或者每次體溫上升的間隔時間延長,且精神狀態好,我就不去管他。我特別注意讓孩子休息和有意識地鍛煉身體,他從小到現在,每天睡眠非常充足,從2歲開始游泳和做各種球類運動。
個案2:本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原長征醫院)呼吸內科主任丁強:我兒子小時候從來沒輸過液,可能因為我是中醫的緣故,我特別注重讓他鍛煉身體和飲食調理。兒童冬季感冒發燒多是內熱所致,所以他一有內熱癥狀,如嘴唇發紅且干,大便干,而且很能吃,我就開始給他清熱,有意讓他多吃水果、多喝水、多吃蔬菜,特別是涼拌菜,我經常做的是涼拌白菜心、糖拌西紅柿。還經常給他煮蘿卜水、白菜頭水和梨水或者沏大青葉、菊花或山楂水。一旦發燒,超過38.5℃才用退燒藥,同時結合物理降溫,再配以化毒丹(3歲到6歲),7歲以上用清瘟解毒、連翹敗毒,高燒3天以上才吃消炎藥。
采訪中,本市一中心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張萍萍和本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任丁強都表示,現在家長對孩子有些過度關注,孩子一發燒就特別緊張,有的一天要上三四次醫院,有的要求醫生輸液,還有的要求醫生給用高級消炎藥。家長們確實需要先弄清一些問題,來正確面對孩子發燒。
問題1
孩子為何總愛發燒?
孩子越小,機體發育越不成熟。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體溫調節能力差,加之免疫功能不健全,比成人更易發燒。當周圍環境溫度較高、穿衣較多、脫水(喝水太少、大量出汗或拉肚子等)、劇烈哭吵,甚至房間內空氣不流通、比較悶熱時,都會引起發熱。通常發燒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感染細菌、病毒后發熱,如普通感冒發燒。通常學齡前兒童每年可能會患4次至8次感冒。實際上,感染后發熱并不完全是一件壞事,發燒是機體對外界細菌、病毒侵入的一種防御反應。另一種是非感染性發熱,如風濕熱、藥物熱,打預防針后出現輕度發熱等。
當孩子感冒發燒時,家長的觀察護理可能比用藥更有效。若孩子在熱度升高時,變得萎靡不振、不想吃飯,而一旦退熱,就活蹦亂跳的基本上沒什么問題。若孩子退熱以后,仍然萎靡不振、手腳冰涼,或伴有拉肚子、小便時哭鬧等情況,則一定要去醫院就診。
問題2
發燒一定要到專科醫院嗎?
-
孕婦泡溫泉有太多的危險,請不要冒險!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孕媽媽,好好的養身體保胎是孕媽媽們的首要任務,說白了,懷孕的女人就是王后,只負責好好的享受生活,而且必
-
玩手機對孩子的危害有哪些呢?家長要重視起來科技的進步為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不僅是實際生活中的,還有在精神的依賴,手機就是其中一個,很多人甚至有手機恐懼癥,手機只
-
中醫里幫助孩子快速退燒的方法孩子的抵抗力相比于成年人來說會差很多,因此孩子往往都是經常的感冒發燒,特別是像現在這樣一個春季時節雨紛紛的時間里,天氣溫
-
孩子上火吃什么水果好呢?吃梨可清熱潤肺孩子上火吃什么水果好呢?孩子本身的新陳代謝就快,再加上喜歡吃各種各樣的零食,有的孩子甚至出現嚴重的挑食現象,導致孩子上火
-
孕婦想泡溫泉?你一定不能同意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懷孕的孕媽媽來說,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解決才是最好的,這樣的現象,那么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