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小兒食積中藥如何調理?
食積中醫又稱“積滯”,屬于中醫兒科學的特有病名。它包括現代醫學的慢性消化不良、輕度營養不良等癥,是多種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統慢性功能紊亂。
小兒食積,中醫認為主要是由于過食油膩厚味的食品,聚積不化,氣滯不行所致,也稱為傷食、宿食。此病較多見于3歲前的嬰幼兒。若治療不當,積滯日久,遷延失治,脾胃功能嚴重損害,可導致營養及生長發育障礙而轉化為“疳癥”。
陳可靜醫生指出,現在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寶寶”,盼望兒女健壯。而年輕夫婦在喂養幼兒時惟恐食物品種不好,終日魚肉奶蛋或經常去吃一些快餐食品,這些煎炸食物高蛋白、熱量含量很高,小兒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經常吃得太飽,增加小兒脾胃負擔而導致“積滯”。飲食停滯故有胃口差、時欲吐、口臭和舌苔很厚等癥狀。
患兒積滯怎么辦?飲食調理是治療食積的主要方法。要根據患兒的飲食習慣及營養需要,設法恢復和增進消化功能。開始時先喂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的食物,逐日增加品種和數量。在治療上,除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外,還可選用食療方劑進行調治。
中藥調理法:
以消食化積、理氣行滯為主,可選用保和丸加減神曲、谷芽、麥芽、雞內金、山楂、萊菔子、厚樸、檳榔、木香、枳殼等。
幾味藥膳調理治食積
1.如用大米50g,白蘿卜100g,胡蘿卜100g煲粥。
2.谷芽、山楂、檳榔、枳殼各等分碾末沖服,每次1-2g,每日三次。
3.焦饅頭粥或焦米粥。將饅頭切碎后炒焦加水煮粥,或將米炒黃煮粥,也可用飯鍋巴適量煮水喝。
4.內金粥。雞內金15克,大米15克炒焦,共研成細末,拌入粥飯中。每次用細末2克,每日2次。
好文推薦:
中醫提醒久坐有什么危害? >>>
6大房事秘訣決定生男生女 >>>
解讀男人大腦里的有趣秘密 (圖) >>>
揭示:女人性欲的高潮等級 (圖) >>>
相關文章
-
孕婦泡溫泉有太多的危險,請不要冒險!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孕媽媽,好好的養身體保胎是孕媽媽們的首要任務,說白了,懷孕的女人就是王后,只負責好好的享受生活,而且必
-
玩手機對孩子的危害有哪些呢?家長要重視起來科技的進步為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不僅是實際生活中的,還有在精神的依賴,手機就是其中一個,很多人甚至有手機恐懼癥,手機只
-
中醫里幫助孩子快速退燒的方法孩子的抵抗力相比于成年人來說會差很多,因此孩子往往都是經常的感冒發燒,特別是像現在這樣一個春季時節雨紛紛的時間里,天氣溫
-
孩子上火吃什么水果好呢?吃梨可清熱潤肺孩子上火吃什么水果好呢?孩子本身的新陳代謝就快,再加上喜歡吃各種各樣的零食,有的孩子甚至出現嚴重的挑食現象,導致孩子上火
-
孕婦想泡溫泉?你一定不能同意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懷孕的孕媽媽來說,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解決才是最好的,這樣的現象,那么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