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教育孩子的區別
一年回國講學,有人問了我一個問題:“美國的孩子怎么玩?” 若僅僅比較“玩什么”,雖然也能看到不同國家的孩子“玩”的差異,但若同時也比較“怎么玩”,差異就更顯著了。與美國的同齡人相比,中國孩子的“業余愛好”大多只有“業余”,而沒有體現出“愛好”。
在美國的中國人中流傳著一個笑話,說是要辨別你是不是一個中國人,有兩條標準,一是看你吃不吃活魚,二是看你的孩子學不學彈鋼琴。
在美國,一般買不到鮮活的雞、鴨、魚。美國人不殺雞宰鴨破魚,買到的都是現成的肉塊。美國人更不吃雞、鴨、魚的頭。但中國人特喜好這些頭頭尾尾。因此,看你是不是中國人,就看你吃不吃這些東西。
另外,在美國定居的中國人,一有了錢,買了房子,首先想到的就是給孩子買個鋼琴,請個私人老師,讓孩子學彈鋼琴。辛辛那提有個當地的電視臺幾乎每天都播放當地的音樂俱樂部的活動。孩子的鋼琴比賽就是其中一個較主要的節目。很有趣的是,不論什么時候看這個節目,準能看見一些中國孩子在參加鋼琴比賽。獲獎的孩子中,華人的孩子常常占不小的比例。
中國的家庭注重對孩子的藝術修養的熏陶和教育。在美國的中國家庭是這樣,國內更是成風。很多家庭省吃儉用也要送孩子去學音樂。鋼琴、小提琴、電子琴、手風琴……總之,怎么樣也得學一兩樣。不學音樂的,也讓孩子去學學繪畫、書法或下棋什么的。
中國人愛用“琴棋書畫”來衡量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的高低。幾千年過去了,現代的家長們實際上并沒有離中國的傳統多遠。當然,好的傳統是極具生命力的。
一個人的“琴棋書畫”樣樣來得,當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實際上,這實在不容易辦到。因為,它要求孩子必須有“兩性一好”,即“耐性”、“悟性”和“愛好”,缺一不可。細想一下,“琴棋書畫”每一樣首先都需要耐性,而一般的孩子又偏偏生性好動不好靜,注意力只能集中十幾二十分鐘。每天練琴兩小時,能不讓許多孩子望琴生畏?忘了是在哪里看的一篇文章,講的是采訪那些成功的小琴童,說起成功,個個神采飛揚,說起練琴,個個聞琴色變,十個人里少說也有七八個因沒按照父母要求好好練琴而飽受過父母的巴掌。
其次,孩子還得有悟性。沒有悟性,每天坐它五六個小時也沒有用。
以我為例吧。由于父親在我們還小的時候被劃為“右派”,我們的處境比一般人要困難些。因此,從小就錘煉了我要強的性格,凡事都要做到出類拔萃,以便在孩子的社會里享有更高的“地位”。
只有三樣事情,我盡了力也做不好。
一是打彈弓,老是打歪,只有一次歪打正著,明明石子射歪了,正好鳥要飛離,迎著斜飛的石子飛去,正好碰上。直到我上大學,有一年參加軍訓,我才知道:盡管人總是睜著兩眼,但人又總是用一只眼睛瞄準的——有人用左眼,有人用右眼。不信?你睜著兩眼,伸出一個指頭去瞄準某個目標,然后試著閉左眼,再閉右眼,你就會發現你是用左眼還是用右眼瞄準。我是用左眼的,難怪“右派”的兒子射石子總是往右歪。
二是寫字,怎么寫也寫不好,拜了師也不行。字如其人,不知有沒有道理?如有,恐怕得先“修身養性”再練字了。也好,美國通行簽字,不認蓋章,若有人想學我的簽字,那實在是“難于上青天”。
三是繪畫。自知努力也不行,根本沒有那個 Sense——悟性,干脆放棄。
“琴棋書畫”,四項缺了兩項,原因就是缺乏悟性。最后,是愛好。有悟性,沒有興趣也不行。我剛來美國時,住在美國教授彼得曼博士的家里。他的二兒子非常喜好足球,每個周末我們都去看他打比賽,沒有比賽時也陪他踢踢球。我認為,作為業余愛好,踢一踢可以,但這孩子要在踢球上有所作為,恐怕不行。因為,他踢足球的悟性不夠。
在他家住了兩個多月后,有一天,我忽然聽到一陣陣震撼人心的鋼琴聲,跑上樓一看,是這男孩穿著足球行頭在彈琴。雖然只是一首貝多芬的練習曲 Furelise,但從他的十指下卻“流”出來勾魂攝魄的震撼力!原來,他是在等同伴邀去踢球,一時閑極無聊,順手彈的,就彈了兩下,同伴一來,丟下鋼琴就跑了。
為此事,我專門與彼得曼博士談過,也與男孩談過。我認為他在彈鋼琴上極有悟性,好好彈下去,一定有所作為。但可惜的是,孩子對彈鋼琴有悟性沒興趣,偏偏是對踢足球有興趣沒悟性。最近給彼得曼博士打電話,男孩大學畢業后在一家銀行供職,業余還踢踢球,但琴已不太彈了。我感到一絲莫名的失落,我真想告訴他:十幾年過去了,我還記得他隨手彈的那首 Furelise。
所以說,兩性一好,缺一不可。有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修養高于其他人,就逼迫孩子去“愛”琴棋書畫,而且樣樣都學,樣樣都要精,全然不顧孩子是不是喜歡,有沒有興趣,有沒有悟性。
琴棋書畫,真要說起來,應該算在“玩”的范圍。但在我們中國人的家里,這個“玩”就變成了任務, 而且還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務。
可以說,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玩”。觀其實質,應稱“業余學業”,同“業余愛好”恐怕相去甚遠。“玩”就要有玩的樣子,“玩”就要玩得有價值。所謂“寓教于樂”,應該也有這層意思。什么是“玩得有價值”?這個“價值”是什么意思?在很多中國家長和老師的心目中,這個“價值”就是想讓孩子變得更聰明些,懂的東西更多些。根據這個邏輯推理,任何與提高智商不相干的“玩”,任何看起來是浪費時間、學不到知識的“玩”,都是沒有“價值”的。
把“玩”看得太功利,“玩”就失去了“玩”的意義。
-
孕婦泡溫泉有太多的危險,請不要冒險!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孕媽媽,好好的養身體保胎是孕媽媽們的首要任務,說白了,懷孕的女人就是王后,只負責好好的享受生活,而且必
-
玩手機對孩子的危害有哪些呢?家長要重視起來科技的進步為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不僅是實際生活中的,還有在精神的依賴,手機就是其中一個,很多人甚至有手機恐懼癥,手機只
-
中醫里幫助孩子快速退燒的方法孩子的抵抗力相比于成年人來說會差很多,因此孩子往往都是經常的感冒發燒,特別是像現在這樣一個春季時節雨紛紛的時間里,天氣溫
-
孩子上火吃什么水果好呢?吃梨可清熱潤肺孩子上火吃什么水果好呢?孩子本身的新陳代謝就快,再加上喜歡吃各種各樣的零食,有的孩子甚至出現嚴重的挑食現象,導致孩子上火
-
孕婦想泡溫泉?你一定不能同意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懷孕的孕媽媽來說,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解決才是最好的,這樣的現象,那么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