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和閩南四神中藥
同風共俗的臺灣和閩南人既重傳統中藥又重食料選擇,就拿平常來說,進補的藥料、食料大多選擇“四神湯”。這“四神”指的是中藥茯苓、淮山藥、蓮子和芡實,這個方劑的組成不寒不熱,是性質平和的藥膳。
自古以來,臺灣和閩南人常用“四神湯”當菜湯,此湯味道鮮美,有健脾養胃,滋補健身之效,主治乏力體倦、心悸怔忡等癥。人們經常用“四神”燉雞、鴨、鴿或豬肚、豬小腸等。《臺灣風物志》中記載:“臺灣人很重視食補,有飲四神(臣)湯等俗。”在臺灣嘉義,有個叫“益元堂”的中藥店專門擺攤設點營售“四神湯”,連同藥渣盛與碗中出售,顧客連湯帶渣吃下,既益健康又解饑渴,被稱為“養生妙品”。
臺灣和閩南人凡是年屆15歲的少男少女在重陽節這天,要進食一只雞。男的吃雄雞,女的食雌雞。即使在貧困年代,做家長的無論如何也要設法讓兒女吃上一只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雞。有“資格”吃雞的對象要跨坐在家中大門檻上,一腳在內一腳在外品嘗這一碗終生難忘的的雞湯。而其他家庭成員不得分享這碗具有獨特紀念意義的雞湯,這似乎是進食者的一種“專利”。臺灣和閩南方言中“雞”與“家”諧音,讓孩子吃雞,寓意著孩子吃了雞就為成人,就要邁出家門、走向社會,希望他不要忘了家鄉。
這種以保健為內容的成年禮俗,在國內其他地方極其少見。過去,老百姓生活困苦,沒有錢買人參、高麗參等名貴補藥燉雞,只好買“四神”取代。一碗“四神雞湯”飽含著長輩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殷殷之情。
“四神”的來歷在臺灣和閩南民間有個傳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隨行四員文武大臣水土不服,相繼病倒。而乾隆多次南下,倒平安無事。乾隆令知府張榜覓醫。忽一日,有藥僧揭榜,經一番望、聞、問、切后,喃喃自語:“四臣,事成。這四味藥就是四神(臺灣和閩南方言“神”與“臣”同音)湯,喝了保準平安。” 說罷,從化緣袋摸出紙和筆開方:“淮山藥、芡實、蓮子、茯苓等量燉豬肚。”說來神奇,那四員大臣吃了食補湯后竟精力充沛,體健如初。
在臺灣和閩南,人們對于“四神”,猶如對“五谷”一樣熟悉。在當地藥店,只要告訴藥劑員說要買“四神”,他們就心領神會,知道是哪四味中藥了。
-
介紹幾種可以替代名貴中藥藥效的常見藥材我們都知道名貴的中藥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適當的食用可以起到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是名貴的中藥的價格確實也很貴,一些
-
枸杞泡水喝有哪些好處?美容養顏排毒泡水喝對人體有諸多好處,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能夠讓皮膚變得白里透紅,能夠加快人體自由基的排泄,能夠讓皮膚變得更有彈性,能
-
脾虛要如何調理 推薦幾種調理脾虛的方法脾虛的人群要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調理方法,脾虛人群通過藥膳可以有效改善身體虛弱的情況,脾虛的人群容易出現手腳冰涼體質虛
-
去火氣的中藥有哪些 這些食材很重要身體上火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如果擱到中醫理論上對上火的解釋和分類是分好多種的,如:肺火、胃火、心火、肝火等等,而且每種上火
-
如何進行預防過敏反應呢春暖花開的時節里,此時對有些人來說是感到非常幸福的,因為在此時可以觀賞到很多的花草樹木,但對于有些人在接觸了花粉刺激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