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治療頑固皮膚病
牛皮癬,皮炎等都是常見的皮膚病,西藥治療皮膚病效果不是很好,治愈后容易復發,中藥治療皮膚病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為大家介紹一些中藥治療皮膚病的方劑。
祛風法
養血祛風法:適用于體內血虛生風、同時伴有陰血不足表現的皮膚病,如干燥的、鱗屑較多的皮膚病(魚鱗病、靜止期和消退期銀屑病等)。可用桂枝當歸湯加減(玉竹、黑芝麻各15克,首烏、當歸、白芍、秦艽、大棗各10克,灸甘草、桂枝各5克)煎服。
固表祛風法:適用于表虛感受風邪所致的皮膚病,如慢性過敏性皮膚病(慢性蕁麻疹等),病人常有怕風癥狀,多數有慢性反復發作的病史。可用玉屏風散加味(北芪、當歸、甘草各30克,白術、防風各15克)煎服。
解表祛風法:適用于感受風邪的表實癥的急性過敏性皮膚病(如急性蕁麻疹、急性皮炎等)。可用如消風散加減(荊芥后下、防風、當歸、苦參、蒼術、胡麻仁、牛蒡子、知母、木通各10克,生地15克,甘草5克,石膏先煎30克,蟬脫3克)煎服。
散寒法
溫經散寒法:適用于感受外界寒邪、經絡血脈凝滯不通所致的皮膚病,如有急性皮膚血液循環障礙的皮膚病(凍瘡等)。可用當歸四逆湯加減(當歸、桂枝、白芍、木通、大棗各10克,細辛、灸甘草各3克)煎服。
助陽散寒法:適用于機體陽氣不足、臟腑機能減退、經絡血脈凝滯不通所致的皮膚病(如硬皮病等)。可用陽和湯加減(熟地30克,白芥子6克,麻黃、灸甘草、肉桂各3克,炮姜炭1.5克,鹿角膠熔化9克)煎服。
清暑法
利濕清暑法:適用于感受暑邪而挾濕所致的皮膚病,如夏令性皮膚病(夏令皮炎等)。可用青蒿苡仁湯加減(青蒿、藿香、佩蘭、地骨皮、黃柏各10克,大青葉、公英、苦參、銀花各15克,生苡仁30克)煎服。
解毒清暑法:適用于夏令化膿性皮膚病(如癤腫、膿皰瘡等)。可用如清暑湯加減(連翹、花粉、滑石,銀花各12克,赤芍、車前子、澤瀉各9克,甘草3克)煎服。
利濕法
清熱利濕法:適用于感受濕邪、郁濕化熱所致的皮膚病,常表現滲液較多者(如急性濕疹、接觸性皮炎等)。可用萆薢滲濕湯加減(生苡仁、滑石各30克,萆薢、茯苓各12克,黃柏、丹皮、澤瀉各9克,通草6克)煎服。
健脾利濕法:適用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滯所致的皮膚病,病人常有脾虛癥狀(如嬰兒濕疹的體虛者、兒童慢性蕁麻疹等)。可用健脾滲濕湯加減(黨參、茯苓、澤瀉各12克,白術、大棗各9克,扁豆,苡仁各15克,淮山藥24克、陳皮、桔梗各5克)煎服。
潤燥法
養血潤燥法:適用于由血虛生風化燥的皮膚病,如干燥性瘙癢性皮膚病(皮膚瘙癢癥等),病人常有陰虛癥狀。可用如地黃飲加減(熟地30克,生地、首烏各15克,當歸、丹皮、玄參、蒺藜各10克,僵蠶、甘草各5克,紅花3克)煎服。
生津潤燥法:適用于津液不足所致的皮膚病,如慢性瘙癢性皮膚病(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等)。可用潤膚湯加減(玄參、麥冬、鉤藤、赤芍、丹皮、白蘚皮各10克)煎服。
瀉火法
解毒瀉火法:適用于感受火熱毒邪所致的皮膚病,如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全身癥狀較重的膿皰瘡、癤腫等)。可用如五味消毒飲(銀花30克,野菊、公英、地丁各15克,青天葵10克)煎服。
以上中醫為大家介紹了治療不同皮膚病的幾類方劑,如有需要者,可根據自身體質,選擇合適的中藥療法,對癥下藥會帶給你更好的療效。
-
介紹幾種可以替代名貴中藥藥效的常見藥材我們都知道名貴的中藥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適當的食用可以起到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是名貴的中藥的價格確實也很貴,一些
-
枸杞泡水喝有哪些好處?美容養顏排毒泡水喝對人體有諸多好處,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能夠讓皮膚變得白里透紅,能夠加快人體自由基的排泄,能夠讓皮膚變得更有彈性,能
-
脾虛要如何調理 推薦幾種調理脾虛的方法脾虛的人群要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調理方法,脾虛人群通過藥膳可以有效改善身體虛弱的情況,脾虛的人群容易出現手腳冰涼體質虛
-
去火氣的中藥有哪些 這些食材很重要身體上火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如果擱到中醫理論上對上火的解釋和分類是分好多種的,如:肺火、胃火、心火、肝火等等,而且每種上火
-
如何進行預防過敏反應呢春暖花開的時節里,此時對有些人來說是感到非常幸福的,因為在此時可以觀賞到很多的花草樹木,但對于有些人在接觸了花粉刺激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