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治療癲癇的中藥驗方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中醫對于癲癇的治療效果顯著,下面中醫就為大家介紹治療癲癇的中藥驗方,僅供大家參考。
1、地龍: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經。能熄風通絡、清熱鎮驚、平喘、利尿,適用于溫熱、神昏、抽搐或瘀滯等癇證。《本草拾遺》中說:“療溫病太熱,狂言,主天行諸熱,小兒熱病癲癇”。地龍含蚯蚓解熱堿、蚯蚓素、蚯蚓毒素、膽固醇、膽堿、氨基酸等。藥理試驗研究表明,地龍熱浸液、醇提取液有鎮靜、抗驚厥作用。常用量:煎湯5~15克,鮮品10~20克,研末內服1~2克。
2、蟬蛻:性味甘、寒,入肝、肺經。能疏散風熱,又可涼肝熄風止痙,多用于癲癇抽搐之證。蟬蛻主要成分是甲殼質,動物實驗證明有鎮靜、抗驚厥、解熱、抗過敏、免疫抑制、鎮痛作用和神經節阻斷作用。常用量:3~10克,水煎服,或單味研末沖服。
3、全蝎:味辛、微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適用于風邪引起的驚癇,發作時有抽搐之癥,被譽為“止痙抽之要藥”。全蝎含蝎毒素,是一種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樞,有溶血作用,實驗證明有抗驚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全蝎有毒,使用時要注意劑量。常用量一般是2~5克(或1~3條),蝎尾1~2克。
4、蜈蚣:性味咸、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熄風止痙作用強,適用于癲癇發作引起的驚厥抽搐及口眼歪斜。蜈蚣含有兩種類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組織胺樣物質和溶血蛋白,有一定毒性,實驗證明有中樞抑制、抗驚厥和鎮痛作用。止痙作用比全蝎強。其常用量為1~3克(1~3條),入丸、散量減半,研末吞服,每次0.6~1克。
5、僵蠶: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經。功效熄風止痙、祛風清熱、化痰散結,適用于肝風內動和痰熱引起的癲癇病。僵蠶主要含蛋白質和脂肪。動物實驗有抗驚厥和催眠作用。常用量:3~10克,研末吞服,每次1~1.5克。
-
介紹幾種可以替代名貴中藥藥效的常見藥材我們都知道名貴的中藥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適當的食用可以起到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是名貴的中藥的價格確實也很貴,一些
-
枸杞泡水喝有哪些好處?美容養顏排毒泡水喝對人體有諸多好處,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能夠讓皮膚變得白里透紅,能夠加快人體自由基的排泄,能夠讓皮膚變得更有彈性,能
-
脾虛要如何調理 推薦幾種調理脾虛的方法脾虛的人群要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調理方法,脾虛人群通過藥膳可以有效改善身體虛弱的情況,脾虛的人群容易出現手腳冰涼體質虛
-
去火氣的中藥有哪些 這些食材很重要身體上火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如果擱到中醫理論上對上火的解釋和分類是分好多種的,如:肺火、胃火、心火、肝火等等,而且每種上火
-
如何進行預防過敏反應呢春暖花開的時節里,此時對有些人來說是感到非常幸福的,因為在此時可以觀賞到很多的花草樹木,但對于有些人在接觸了花粉刺激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