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補氣良藥 推薦三款滋補藥膳
黃芪,又名黃耆,是一味常用的中藥,黃芪屬補氣血良藥,黃芪補氣具有補而不膩的特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氣虛血虛的毛病,那么不妨來試試黃芪來滋補,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黃芪補氣血的三則中藥驗方,供大家參考。
黃芪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中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
黃芪配人參
人參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可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人參大補元氣,常用于急救,如獨參湯治氣虛欲脫。大失血后,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人參可益氣固脫,急煎服后脫癥消失,血壓恢復,可為搶救營得時間。因可補肺益脾,也用于肺氣虛及脾虛。熱病后之氣陰兩虛及消渴患者用之,可益氣生津止渴。氣血兩虛,心神不安患者用之,可益心氣,安心神。人參補氣兼能養陰,其性守而不走;黃芪補氣兼能扶陽,走而不守。二藥為伍,一動一靜,陰陽兼顧,通補無瀉,補氣之力大增。脾虛用之鼓舞中氣;肺虛用之補氣固表。人參常用量3~15克,另煎。急救用人參一味急煎,稱獨參湯,每次用9~30克。
黃芪配防風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功能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目眩,項強,風寒濕痹,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風疹瘙癢等病癥。一般生用,止瀉炒用,止血炒炭用。血虛痙急或頭痛不因風邪者忌服。黃芪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防風祛風解表,勝濕解痙,止瀉止血。黃芪甘溫補氣固表扶正,防風辛散祛風解表驅邪。二藥伍用,防風辛散溫通,可載黃芪補氣之功達于周身,黃芪得防風疏散之力而不斂邪,防風得黃芪之固表而不散泄。二藥合用,散中寓補,補中兼疏,動靜結合,相輔相成。主治表虛自汗,四肢酸楚等癥;虛人易患的感冒諸癥。防風常用量3~9克。
黃芪配當歸
黃芪配當歸,名曰當歸補血湯,由黃芪與當歸以5比1的比例構成,功能補氣生血。方中重用黃芪,其用量五倍于當歸,其義有二:一是本方證為陰血虧虛,以致陽氣浮越散亡,此時,恐一時滋陰補血固里不及,陽氣外亡,故重用黃芪補氣而專固肌表;二是有形之血生于無形之氣,故用黃芪大補脾肺之氣,以資化源,使氣旺血生。配以少量當歸養血和營,則浮陽秘斂,陽生陰長,氣旺血生,虛熱自退。主治血虛陽浮發熱證,婦人經期、產后血虛發熱頭痛,瘡瘍潰后久不愈合等。
平時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往往是“氣虛”的一種表現。貧血,則常屬“氣血不足”。而脫肛、子宮下墜這些病狀也常被認為是“中氣下陷”。有上述癥狀的人,冬令吃些黃芪有益處。
-
介紹幾種可以替代名貴中藥藥效的常見藥材我們都知道名貴的中藥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適當的食用可以起到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是名貴的中藥的價格確實也很貴,一些
-
枸杞泡水喝有哪些好處?美容養顏排毒泡水喝對人體有諸多好處,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能夠讓皮膚變得白里透紅,能夠加快人體自由基的排泄,能夠讓皮膚變得更有彈性,能
-
脾虛要如何調理 推薦幾種調理脾虛的方法脾虛的人群要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調理方法,脾虛人群通過藥膳可以有效改善身體虛弱的情況,脾虛的人群容易出現手腳冰涼體質虛
-
去火氣的中藥有哪些 這些食材很重要身體上火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如果擱到中醫理論上對上火的解釋和分類是分好多種的,如:肺火、胃火、心火、肝火等等,而且每種上火
-
如何進行預防過敏反應呢春暖花開的時節里,此時對有些人來說是感到非常幸福的,因為在此時可以觀賞到很多的花草樹木,但對于有些人在接觸了花粉刺激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