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 丹參常用的入藥驗方
丹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又名紅參、赤參、紫丹根、紫丹參,能祛瘀止痛、活血調經、降脂減肥、清心除煩,丹參的用途非常廣泛,下面中醫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丹參常用的入藥驗方,供大家參考。
作用用途
丹參主要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等。古有“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之說,后世也譽為婦科要藥,但其屬涼血活血通經之品,以血熱淤滯所致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等用之為宜。
現代臨床上還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腎功能不全,冠心病,高脂血癥,宮頸糜爛,硬皮病等。
用法推薦
(1)醫師處方用量9~15g。
(2)丹參適量。研為末,白酒調服。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后淤滯腹痛。
(3)丹參60g、紅花10g、炒曼陀羅籽10粒。共研為細末,1次6g,1日3次,開水送服。用于胸痹,胸痛,心絞痛,氣短。
(4)丹參15g、砂仁3g、檀香7g。水煎服。用于胸痛(心絞痛)。
(5)丹參30g、山楂15g。水煎服。用于胸痛(心絞痛)。
(6)丹參9g、柴胡9g、烏藥9g。水煎服。用于脅痛。
(7)丹參30g、橘核10g、川楝子10g、檀香6g。水煎服。用于胃痛。
(8)丹參30g、松香3g。水煎服。用于胃脘痛。
(9)丹參30g、胡椒10粒、生姜5片、大柑橘1個。將柑橘挖去適量果肉,納入前3味藥,置鍋中蒸2小時后,去藥渣,1日內分3次服。用于胃脘痛(胃寒型及氣滯血淤型)。
(10)丹參60g、生甘草60g、海螵蛸60g、三七60g。共研為細末,每次3g,1日3次,空腹時服用。如痛甚者,可加制乳香15g、沒藥15g,腹脹可加白芷20g效更佳。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11)丹參30g、制鱉甲12g。紅糖適量。每日1劑,水煎服。用于早期肝硬化。
(12)丹參30g、景天三七5~7g。每日1劑,水煎服。用于吐血。
(13)丹參100g、山楂100g、延胡索35g、白酒500g。將藥泡入白酒中,7日后服藥酒,每次20mL,1日2次。用于心絞痛。
(14)丹參30g、珍珠母30g、當歸15g、甘松15g。水煎常服。用于心律失常,心悸怔忡。
(15)丹參100g、人參50g、柏子仁50g。共研為細末,每次5g,1日2次,開水沖服。用于心律不齊。
(16)丹參30g、茯苓15g。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鼓脹,肝硬化腹水。
(17)丹參30g、葛根30g。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淤血頭痛。
(18)丹參30g、白芍30g、桂枝12g、制川烏3g、甘草9g。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坐骨神經痛。
(19)丹參25g、當歸25g、牛膝25g、鵝掌金星50g。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坐骨神經痛(鵝掌金星為水龍骨科植物金雞腳的全草或帶根全草)。
(20)丹參9g。研為細末,用黃酒1次沖服。用于痛經,月經過少。
-
介紹幾種可以替代名貴中藥藥效的常見藥材我們都知道名貴的中藥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適當的食用可以起到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是名貴的中藥的價格確實也很貴,一些
-
枸杞泡水喝有哪些好處?美容養顏排毒泡水喝對人體有諸多好處,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能夠讓皮膚變得白里透紅,能夠加快人體自由基的排泄,能夠讓皮膚變得更有彈性,能
-
脾虛要如何調理 推薦幾種調理脾虛的方法脾虛的人群要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調理方法,脾虛人群通過藥膳可以有效改善身體虛弱的情況,脾虛的人群容易出現手腳冰涼體質虛
-
去火氣的中藥有哪些 這些食材很重要身體上火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如果擱到中醫理論上對上火的解釋和分類是分好多種的,如:肺火、胃火、心火、肝火等等,而且每種上火
-
如何進行預防過敏反應呢春暖花開的時節里,此時對有些人來說是感到非常幸福的,因為在此時可以觀賞到很多的花草樹木,但對于有些人在接觸了花粉刺激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