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黃的入藥驗方可治11種疾病
大黃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也叫西大黃、將軍、錦軍等,具有很好的治病功效。中藥大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祛瘀的功效,很多的去火中成藥中都含有大黃的成分。大黃能治療哪些疾病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大黃的入藥驗方!
治熱病狂語及諸黃:川大黃250克(銼碎,微炒)。搗細羅為散,用臘月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不計時候,以冷水調半匙服之。(《圣惠方》雪煎方)治久患腹內積聚,大小便不通,氣上搶心,腹中脹滿,逆害飲食:大黃、芍藥各100克。上二味末之,蜜丸,服如梧桐子四丸,日三,不知,可加至六、七丸,以知為度。(《千金方》神明度命丸)
治大人小兒脾癖,并有疳者:錦紋大黃150克,為極細末,陳醋兩大碗,砂鍋內文武火熬成膏,傾在新磚瓦上,日曬夜露三朝夜,將上藥起下,再研為細末;后用硫黃50克,官粉50克,將前項大黃末50克,三味再研為細末。十歲以下小兒,每服可重半錢,食后臨臥米飲湯調服。此藥忌生硬冷葷魚雞鵝一切發物。服藥之后,服半月白米軟粥。如一服不愈時,半月之后再服。(《昔濟方》于金散)
治時行頭痛壯熱一二日:桂心、甘草、大黃各100克,麻黃200克。上四味,治下篩,患者以生熱湯浴訖,以暖水服方寸匕,日三,覆取汗,或利便瘥。丁強人服二方寸匕。(《千金方》水解散)
治眼暴熱痛,眥頭腫起:大黃(銼,炒)、枳殼(去瓤,麩炒)、芍藥各150克,山梔子仁、黃芩(去黑心)各100克。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25克,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臨臥服。(《圣濟總錄》大黃湯)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大黃100克,黃連、黃芩各50克。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金匱要略》瀉心湯)
治虛勞吐血:生地黃汁半升,川大黃末一方寸匕。上二味,溫地黃汁一沸,納人黃(末)攪之,空腹頓服,日三,瘥。(《千金方》)
-
介紹幾種可以替代名貴中藥藥效的常見藥材我們都知道名貴的中藥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適當的食用可以起到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是名貴的中藥的價格確實也很貴,一些
-
枸杞泡水喝有哪些好處?美容養顏排毒泡水喝對人體有諸多好處,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能夠讓皮膚變得白里透紅,能夠加快人體自由基的排泄,能夠讓皮膚變得更有彈性,能
-
脾虛要如何調理 推薦幾種調理脾虛的方法脾虛的人群要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調理方法,脾虛人群通過藥膳可以有效改善身體虛弱的情況,脾虛的人群容易出現手腳冰涼體質虛
-
去火氣的中藥有哪些 這些食材很重要身體上火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如果擱到中醫理論上對上火的解釋和分類是分好多種的,如:肺火、胃火、心火、肝火等等,而且每種上火
-
如何進行預防過敏反應呢春暖花開的時節里,此時對有些人來說是感到非常幸福的,因為在此時可以觀賞到很多的花草樹木,但對于有些人在接觸了花粉刺激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