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易傷身的3大飲食習慣
緊張的競爭、快節奏的生活使不少家庭養成了一種早餐和中餐馬馬虎虎、晚餐豐盛的“生活習慣”。這種習慣潛在很多問題,給人們的健康帶來諸多危害,甚至發生令人痛心的悲劇。
晚餐不宜過晚過飽
一是晚餐太晚。一些家庭要在晚上8、9點鐘,甚至10點多鐘才進晚餐。老人為了等兒子、兒媳們一起回家進餐,盡管肚子已饑餓,仍堅持忍受。小孩子肚子餓了要吃飯,爺爺奶奶總是說:“再等一下,爸爸媽媽就回來了。”長此以往,胃腸疾病自然難免發生。
二是比例失調。一日三餐進食量的比例應當根據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及健康狀況而定。一般來說,早中晚三餐的比例應為3:4:3;如果晚上9-10時睡覺,其比例應為4:4:2。這樣既能保證活動時能量的供給,又能在睡眠中讓胃腸得到休息。
三是營養過剩。晚餐菜肴豐盛,且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
晚餐中存在的問題嚴重損害人們的身心健康。調查資料顯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心絞痛、心肌梗塞、糖尿病,與長期進食豐盛的晚餐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會使血脂的凝固性增強,極易沉積在血管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又可導致肝臟制造更多的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把過多的膽固醇運載到動脈壁堆積起來,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隨著年齡增長,*處理糖的能力下降。每天的熱量供應集中在晚餐,會加速糖耐量的降低,加重胰島負擔,促使胰腺衰老,最終發生糖尿病。而糖尿病和血管病變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
進食后如果很快就上床睡覺,被食物充盈的胃腸可壓迫肝、胰、膽等消化器官,極易發生胰腺炎、膽囊炎,有的甚至在睡夢中突然發生休克與猝死。晚餐太飽、太豐盛,消化液分泌供不應求,食物停滯于胃腸。高蛋白食物在腸道內受到厭氧菌的作用,胺、酚、氮、甲基吲哚等有害物質可直接刺激腸壁,還可進入血液,損害心、肝、腎、腦等重要器官。膽汁酸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還會生成脫氧膽酸等致癌物質,因此,豐盛的晚餐是惡性腫瘤,尤其是結腸癌的重要誘發因素。
一項實驗結果表明,晚餐過飽會使人在睡眠中常做噩夢,久之引發失眠、神經衰弱等病癥。其原因是胃腸緊張而又過重的勞作,會把大量信息傳入腦細胞,興奮的“波浪”擴散到大腦皮層,促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疲勞。有專家認為,長期失眠、多夢的患者,不妨在晚餐上找找原因,少而精的晚餐,或許可以解除失眠、多夢的痛苦。
-
想要健康長壽記住這幾點!不吃發霉的糧食及其制品。
-
女人吃什么能調理氣血?介紹六種補氣血的食物氣血不足要多吃些紅棗,紅棗是補氣血最好的食物,紅棗不僅具有補氣血的作用,還具有滋陰養陰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身體疲勞的問題,
-
養生吃什么有利身體呢進入溫暖如春春季后,使其此時是特別適合為身體養生的,尤其是在平時食用有效食物,如:雞肉可積極調節身體免疫、韭菜起到驅
-
哪些蔬菜沒熟不能食用呢掌握良好的烹飪常識,不僅能極大的提高色香味美俱全,而且人們食用后會極大的提高身體營養價值,特別是對烹飪蔬菜的做法一定要要
-
春季吃什么對身體有養生效果春天氣溫多變,所以人們身體也會受此極大影響,在春季里我們要實時的掌握好對身體養生的保養,特別是建議大家日常多食用些大紅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