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吃魚5大訣竅
美國舊金山一位著名的內科醫師說,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接收到的訊息是…應該多多吃魚,吃魚能變聰明、腦筋靈活!而且魚肉屬于白肉,比起牛、豬等紅肉,更是健康、低脂低卡。
但,吃魚真的是多多益善嗎?吃再多都沒有問題嗎?
遠洋深海魚含汞量相對較高
根據醫師的說法,某些深海魚因為含汞量特高,即使只是每周吃兩次,長期下來,也可能使體內汞含量過高,而出現神經疾病的征兆,讓記憶力衰退、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現象。
一個明顯的案例是,有名男性常吃鮪魚和智利海鱸魚,因長期為心律不整的毛病所苦,在檢查后,發現其體內的含汞量是危險值的兩倍。
另外一位則是每周吃2次鮪魚,其余海鮮都不吃,卻出現掉發、不自覺地顫抖、記憶衰退等情形,檢驗結果發現,體內汞含量是危險值的6倍。
有個小孩從3歲就吃鮪魚和鯖魚,因行為過動、極度無法專心,檢驗后發現,汞含量已超過危險值的15倍,…類似這樣的案例仍不斷出現中。
嗜吃深海魚 讓汞中毒的機會大增
為什么吃魚造成汞中毒的事件,到今日才紛紛出現,之前卻似乎都沒有聽說呢?
醫師說,這是因為現在喜歡吃魚的人遠遠多過從前,而且過去常吃的都是近海魚類,如烏魚、比目魚等,現在常吃的則是遠洋大魚,如鮪魚、鮭魚、旗魚、智利海鱸魚、大比目魚。
海洋大學的蕭泉源教授也證實,遠洋魚類因為體型較大,位于食物鏈的上方,所以如果下層生物體中,不斷累積汞,當然大魚體內的汞含量更高了,人再吃下大魚,就非常有可能汞中毒。喜歡吃魚的你實在應該小心!
體內累積汞 心臟病的機率呈倍數成長
通常汞中毒的人,常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無端的憂慮、失去方向感、易怒暴躁、頭痛、身體不自主的顫抖、手腳容易麻痹沒感覺或出現刺痛感、頭發稀疏、容易掉發、關節疼痛、口齒不清等癥狀,嚴重的更導致心臟疾病,如心律不整等。
安全吃魚5大訣竅
為了不剝奪你享受吃魚的樂趣,并且讓魚類的OMEGA-3脂肪酸幫你維護心臟的健康,只要遵循下面5個吃魚訣竅,就能吃得安全又健康啰!
-
想要健康長壽記住這幾點!不吃發霉的糧食及其制品。
-
女人吃什么能調理氣血?介紹六種補氣血的食物氣血不足要多吃些紅棗,紅棗是補氣血最好的食物,紅棗不僅具有補氣血的作用,還具有滋陰養陰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身體疲勞的問題,
-
養生吃什么有利身體呢進入溫暖如春春季后,使其此時是特別適合為身體養生的,尤其是在平時食用有效食物,如:雞肉可積極調節身體免疫、韭菜起到驅
-
哪些蔬菜沒熟不能食用呢掌握良好的烹飪常識,不僅能極大的提高色香味美俱全,而且人們食用后會極大的提高身體營養價值,特別是對烹飪蔬菜的做法一定要要
-
春季吃什么對身體有養生效果春天氣溫多變,所以人們身體也會受此極大影響,在春季里我們要實時的掌握好對身體養生的保養,特別是建議大家日常多食用些大紅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