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證是頑疾 短期難治愈
痹證是指由于風、寒、濕邪侵入,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而使肢體關節肌肉出現酸楚、重著、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疾病,相當于西醫的風濕性關節炎等。臨床上可按行痹(又稱風痹,以游走性疼痛為特點)、痛痹(又稱寒痹,以冷痛固定為特點)、著痹(又稱濕痹,以酸痛重著為特點)等多種情況來選用中成藥治療。
行痹 表現為肢體、關節腫脹酸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或惡風發熱。因外感風、寒、濕邪而風邪偏盛所致。治以祛風通絡、散寒除濕,可用九味羌活丸、祛風止痛片、追風丸等治療。
痛痹 表現為肢體、關節拘急疼痛,屈伸不利,得熱痛減,遇寒痛增。因風、寒、濕邪痹阻而寒邪偏盛所致。治以溫經散寒、祛風除濕,可選用小活絡丸、五虎散等。
著痹 表現為肢體、關節腫脹,重著酸痛,痛有定處,手足沉重,活動不便。因感受風、寒、濕邪而濕邪偏重所致。治以除濕通絡、祛風散寒,可選用國公酒等治療。
熱痹 表現為肢體、關節紅腫熱痛,并伴發熱、口渴、心煩等。因風、寒、濕邪郁久化熱,邪熱壅于經絡、關節所致。治以清熱通絡、祛風除濕,可選用濕熱痹沖劑、濕熱痹膠囊、四妙丸、三妙丸等。
痿痹 表現為肢體、關節疼痛,屈伸不利,關節腫大、僵硬、變形,甚則肌肉萎縮。本證又稱“白虎歷節”,西醫所言類風濕性關節炎多屬此證。因經絡痹阻,久治不愈,筋骨、肌肉失榮所致。治以補腎祛寒、活血通絡,可用雷公藤片、正清風痛寧等治療。
痹證日久,邪氣不除而氣血已虛或瘀滯不行,則可見關節酸痛麻木而形體虛弱。治以益氣養血、舒筋活絡,可用薯蕷丸、獨活寄生丸、大活絡丹等;若氣血瘀滯不利者,可配合小活絡丸等。
另外,患者可以局部外用藥物,如附子追風膏、活血止痛膏、風濕膏、天和骨通膏、奇正藏藥貼等,或涂搽活絡油、祛風油等,均有較好的局部止痛效果。還可適量飲用祛風濕藥酒,如丁公藤風濕藥酒、三蛇藥酒、五加皮酒等,亦有良效。
-
怎么才能有效的緩解疲勞?有許多人常常感到休息也不能夠很好地解除疲勞,但又找不出什么原因,
-
孕婦高血脂怎么辦?調整飲食很關鍵懷孕期間暴飲暴食或者吃得太過油膩,容易出現高血脂的問題,高血脂會引起手腳麻木,而且會嚴重影響腹中胎兒健康,所以孕期高血脂
-
嗜睡哪些癥狀預示著疾病到來春困是季節轉換中導致人們發生生理變化的反應,此時隨著氣溫不斷攀升,導致血管血液得到極大擴張,這樣體內勢必溫度有所提高,繼
-
發生衰老后身體會出現哪些明顯變化人在到了一定年紀后,為之大家的身體和心理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臉上的汗毛逐漸的變多,并且頭頂頭發有變薄,而且鼻子和耳朵都有
-
出現腋下異味中醫如何治療生活中在進行劇烈身體活動后,為之此時大家都會身體有出汗現象,繼而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是非常難以讓身旁人所接受的,然而有的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