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的中醫治療
本病的診斷多依賴于結腸鏡和病理學檢查。臨床類型分為慢性復發型、慢性持續型、急性暴發型、初發型四種,其主要并發癥有大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結腸及癌變等。中醫學認為本病屬于“痢疾”、“泄瀉”、“腸風”、“下利”等范疇。在治療方面,主張進行辨證治療,主要分為:
腸道濕熱證
主要癥狀有腹痛腹瀉,便下膿血,便次較多,口干口苦,或有發熱,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腸化濕。方劑:芍藥湯。常用藥物:黃連、黃芩、白芍、木香、甘草。臨證加減:如大便帶血,加地榆、仙鶴草、槐花;如熱盛入絡,出血不止,加水牛角片、赤芍、丹皮、生地、黑山梔;濕濁較重,舌苔垢膩,加石菖蒲、生苡仁、敗醬草。
虛弱證
主要癥狀有腹部隱痛,大便溏薄,食欲不振,稍進油膩則腹痛腹瀉,神疲乏力,舌質淡,體胖大,邊有齒印,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健脾化濕。方劑:參苓白術丸。常用藥物:黨參、白術、茯苓、山藥、扁豆、薏苡仁、砂仁、陳皮、甘草。臨證加減:如食欲不振,大便夾有不消化食物,加神曲、焦山楂;肝郁脾虛,腹部隱痛,痛則欲瀉,合以痛瀉要方(白術、白芍、防風、陳皮)加木瓜;脾腎兩虛,大便稀薄,或五更黎明腹瀉,畏寒怕冷,加理中丸(黨參、干姜、白術、甘草)、四神丸(肉豆蔻、吳茱萸、五味子、補骨脂)。
肝腎陰虛證
主要癥狀有大便干結不暢,夾有粘液,或便下膿血,形體消瘦,口干,或有低熱,舌質光紅無苔有裂紋,脈細數。
治法:滋腎養肝。方劑:六味地黃丸。常用藥物:干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丹皮、枸杞子、白芍。臨證加減:陰虛絡澀不暢,腹痛或腹有包塊加當歸、桃仁、赤芍、莪術;陰虛血熱,便夾鮮血,加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側柏葉、地榆、仙鶴草;排便不暢,加決明子、何首烏、當歸。
除了藥物治療外,注意生活的調攝對本病的康復也十分重要,一般宜進食低纖維,低脂肪,易消化而富有營養的食物,對有或可疑不能耐受的食物,如牛奶、花生等盡量避免,忌食辛冷刺激之品,戒煙酒。腹痛腹瀉者,宜食低渣、低脂肪、低乳糖飲食,特別是對病情較重,膿血便明顯,營養不良的患者,可采取腸內營養加腸外營養的方法治療,病情特別重的,應采取全腸外營養治療。長期出血的病人,注意補充鐵劑。保持心情舒暢,起居有常,避免勞累過度,防止腸道感染,增強體質,對預防本病的發作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
怎么才能有效的緩解疲勞?有許多人常常感到休息也不能夠很好地解除疲勞,但又找不出什么原因,
-
孕婦高血脂怎么辦?調整飲食很關鍵懷孕期間暴飲暴食或者吃得太過油膩,容易出現高血脂的問題,高血脂會引起手腳麻木,而且會嚴重影響腹中胎兒健康,所以孕期高血脂
-
嗜睡哪些癥狀預示著疾病到來春困是季節轉換中導致人們發生生理變化的反應,此時隨著氣溫不斷攀升,導致血管血液得到極大擴張,這樣體內勢必溫度有所提高,繼
-
發生衰老后身體會出現哪些明顯變化人在到了一定年紀后,為之大家的身體和心理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臉上的汗毛逐漸的變多,并且頭頂頭發有變薄,而且鼻子和耳朵都有
-
出現腋下異味中醫如何治療生活中在進行劇烈身體活動后,為之此時大家都會身體有出汗現象,繼而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是非常難以讓身旁人所接受的,然而有的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