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解讀紫癜的癥狀
紫癜亦稱紫斑,是小兒出血性疾病中一種常見的疾病。臨床以血液溢于皮膚、粘膜之下,出現瘀點、瘀斑,壓之不退色者為其特征。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醫關于紫癜癥狀的介紹:
(一)熱感血溢
1主癥:起病急,病程短,有時伴有發熱癥狀,皮膚出現青紫斑點或斑塊,以下肢多見,并有咽干口渴、溲黃、煩躁、夜寐不安,有時初起伴有惡寒發熱、頭痛、骨節酸痛,舌紅,苔黃,脈浮數或弦數。
2證候分析:邪熱內盛,迫血妄行,血溢脈外,滲出于肌膚之間而成肌衄。內熱郁蒸則發熱;熱盛津液耗損則咽干口渴;熱擾神明則煩躁、心神不安;熱移膀胱肌則溲黃;風熱之邪侵襲衛表,正邪相爭,營衛不和則惡寒發熱,頭痛,骨節酸痛;舌、脈均屬熱象。
(二)腎精虧耗
1主癥:皮膚紫斑,時發時止,伴腰酸膝軟,耳鳴,手足心熱,潮熱盜汗,月經過多,夜寐多夢,舌紅少苔,脈沉細數。
2證候分析:久病勞倦,耗傷腎精,虛火內熾,灼傷脈絡,迫血妄行,故皮膚紫斑,時發時止;腰為腎之府,腎開竅于耳,腎虛失養則腰酸膝軟、耳鳴;腎主胞宮,腎陰不足,虛人傷及脈絡,則絡破血溢而月經過多;虛火上擾心神,神不守舍則夜寐多夢;余證及舌、脈為腎陰虧虛之征。
(三)氣血虧虛
1主癥:皮膚散在紫斑,反復發作,色淡,伴`氣短乏力,納差,面色蒼白,頭暈,心悸;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2證候分析: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虛則血液失于統攝,血不循經而出于肌腠之間,故見皮膚紫斑,色淡;反復出血,氣隨血去,導致氣血虧虛,臟腑經絡及四肢百骸失養,故有乏力、氣短;心血不足,心失所養則心悸;清空失養則頭暈;血虛不能上榮則舌淡面白,脈絡不充則脈細弱。
(四)瘀血內阻
1主癥:皮膚紫斑,色呈暗紅色,頭暈眼花,心悸,動則尤甚;或伴低熱,手足心熱,形瘦,兩目干澀;而質淡,有瘀斑瘀點,脈細澀;或舌質紅,有瘀斑或瘀點,脈弦細數。
2證候分析:反復出血,瘀血留著,妨礙新血生長;或陰液虧損,血脈不充,以致血液運行不暢而引起瘀血。頭暈眼花、心悸、動則尤甚則氣血虧虛之征;低熱,手足心熱,形瘦,兩目干澀為肝腎陰虛之征;舌淡,脈細澀,舌有瘀斑瘀點力氣血虧虛兼血瘀;舌紅,有瘀斑瘀點,脈弦細數為肝腎陰虛之征。
精彩閱讀:男人補腎壯陽經典藥膳
精彩閱讀:秋冬季養胃要“粥”道
精彩閱讀:男人什么情況下需要補腎?
精彩閱讀:冬季也上火 吃些涼性食物
-
怎么才能有效的緩解疲勞?有許多人常常感到休息也不能夠很好地解除疲勞,但又找不出什么原因,
-
孕婦高血脂怎么辦?調整飲食很關鍵懷孕期間暴飲暴食或者吃得太過油膩,容易出現高血脂的問題,高血脂會引起手腳麻木,而且會嚴重影響腹中胎兒健康,所以孕期高血脂
-
嗜睡哪些癥狀預示著疾病到來春困是季節轉換中導致人們發生生理變化的反應,此時隨著氣溫不斷攀升,導致血管血液得到極大擴張,這樣體內勢必溫度有所提高,繼
-
發生衰老后身體會出現哪些明顯變化人在到了一定年紀后,為之大家的身體和心理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臉上的汗毛逐漸的變多,并且頭頂頭發有變薄,而且鼻子和耳朵都有
-
出現腋下異味中醫如何治療生活中在進行劇烈身體活動后,為之此時大家都會身體有出汗現象,繼而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是非常難以讓身旁人所接受的,然而有的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