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危害大 并發癥也不少
心力衰竭基本病因幾乎所有類型的心臟、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目前已經認識到心力衰竭是一種不斷發展的疾病,一旦發生心力衰竭即使心臟沒有新的損害,長久會引發各種并發癥。我們一起來看看心力衰竭都有哪些并發癥呢?
一.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和糖尿病是心衰的主要危險因素,大約2/3的患者有高血壓病史,約1/3有糖尿病病史。在患者未發生心衰之前,注意控制上述各種危險因素,可減少心衰的發生,例如有效降壓可減少心衰的發生率達50%。
已發生心衰的患者,如伴有上述疾病應優先選用對二者均有益處的藥物:如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應選擇利尿劑、ACEI和β受體阻滯劑,而應避免使用具有心臟抑制作用的大多數CCB,或具有鈉潴留作用的強效血管擴張劑(如受體阻滯劑)。ACEI和β受體阻滯劑可防止所有心衰患者的心衰發展,對糖尿病患者也同樣有效。因而,盡管β受體阻滯劑可掩蓋降糖藥所引起的低血糖癥狀,或促發胰島素抵抗,仍應將β受體阻滯劑應用于糖尿病患者。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物可增加外周水腫,NYHAⅠ~Ⅱ級患者應在嚴密監測下使用,而Ⅲ~Ⅳ級心衰患者不建議使用這類降糖藥物。
CHD是心衰最常見病因,可因為引起心絞痛而限制運動耐量,也可因為發生MI而導致進一步的心肌損傷,故應根據相應的指南治療基礎CHD,改善其預后。對于心衰伴心絞痛的患者應強烈考慮冠脈血運重建(Ⅰ類,A級),并選用能同時緩解心絞痛和控制心衰的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和硝酸酯類(Ⅰ類,B級);應合用利尿劑充分控制液體潴留,減低心室容量和壓力,以達到更好的抗心絞痛效果。大多數CCB應避免用于心衰患者,如是針對其并發的心絞痛或高血壓,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可緩解癥狀,又對心衰患者的生存率沒有不利影響。對于有MI病史但無心衰或心絞痛的患者,冠脈血運重建、ACEI和β受體阻滯劑、他汀類調脂藥物與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可減少再梗死和死亡危險。
有MI病史并有心衰但無心絞痛的患者,ACEI和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同樣減少再梗死和死亡的危險。但這類病人是否受益于阿司匹林和冠脈血運重建尚不十分明確,目前仍建議應用阿司匹林以減少冠脈事件的發生,也傾向于應用冠脈血運重建,一方面改善有存活心肌患者的心臟功能,另一方面可減少多支病變患者再次發生冠脈阻塞的危險。
-
怎么才能有效的緩解疲勞?有許多人常常感到休息也不能夠很好地解除疲勞,但又找不出什么原因,
-
孕婦高血脂怎么辦?調整飲食很關鍵懷孕期間暴飲暴食或者吃得太過油膩,容易出現高血脂的問題,高血脂會引起手腳麻木,而且會嚴重影響腹中胎兒健康,所以孕期高血脂
-
嗜睡哪些癥狀預示著疾病到來春困是季節轉換中導致人們發生生理變化的反應,此時隨著氣溫不斷攀升,導致血管血液得到極大擴張,這樣體內勢必溫度有所提高,繼
-
發生衰老后身體會出現哪些明顯變化人在到了一定年紀后,為之大家的身體和心理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臉上的汗毛逐漸的變多,并且頭頂頭發有變薄,而且鼻子和耳朵都有
-
出現腋下異味中醫如何治療生活中在進行劇烈身體活動后,為之此時大家都會身體有出汗現象,繼而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是非常難以讓身旁人所接受的,然而有的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