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止咳化痰偏方有哪些
到了冬季的時候天氣也是比較冷的,所以就有不少抵抗力差的人后生病,特別是像出現感冒咳嗽有痰也是很正常的,因此大家在面對這樣小病的時候也要采取中醫方法進行治療,那么,中醫治療止咳化痰偏方有哪些?下面就是簡單的解答。
止咳化痰的中醫偏方
橘梗
橘梗為橘梗科植物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引起粘膜分泌亢進,使痰液稀釋,促使其排出;同時皂甙還有鎮咳、鎮靜和解熱的作用;此外,橘梗還具有抗炎作用,因而應用橘梗配伍其它藥物治療咽喉腫痛,傷風咳嗽,及其它呼吸道炎癥,如支氣管炎、肺炎等均能獲得滿意的療效。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苦、辛,功能開宜肺氣、祛痰、排膿,適用于外感風寒,咽喉腫痛,肺膿瘍,咳吐膿血,痢痰腹痛等癥。
用量:一般3-9克,若干咳無疾者不用。
川貝母
川貝母為百合科植物卷葉貝母,烏花貝母和棱砂貝母的地下鱗莖;內含多種生物堿,其所含的總生物堿及非生物堿部分均有鎮咳祛痰作用,故廣泛用于治療慢性和急性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結核所致之咳嗽,特別是對上呼吸道感染經控制后仍咳嗽,且吐痰不利者,服用川貝母粉或川貝片療效更佳。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清熱散結,適用于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結,喉痹肺痿,瘰癘,乳癰等。
用量:一般3-9克,可研為細粉,隨湯藥沖服,每次0.5一1.5克。
馬兜鈴
馬兜鈴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和馬兜鈴的果實;內含馬兜鈴堿,木蘭堿,馬兜鈴酸等;研究證實,馬兜鈴有抗菌作用,對呼吸道感染的常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劑的祛痰和舒張平滑肌的作用;所含馬兜鈴酸還有抗癌、抗感染及增強吞噬細胞的活性的作用;此外,馬兜鈐還具有溫和而持久的降壓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微辛,功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適用于肺熱咳喘,痰壅氣促,肺虛久咳,咯血,失音,痔漏腫痛等癥。
用量:一般3-6克。
半夏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地下塊莖,內含揮發油,生物堿以及多種氨基酸,植物甾醇和甙類等;藥理研究證明:半夏有顯著的鎮咳作用,鎮吐作用,而生半夏則有催吐作用,故一般均用制半夏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擴張以及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癥,此外,半夏還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可用于治療子宮1頸痛、皮膚癌。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辛,有毒,功能燥濕化淡,降逆止嘔,消痞散結,適用于咳嗽氣逆,痰涎壅滯,胸脘痞悶脹滿作痛和癭瘰癰疽等癥。
用量:一般3-9克。切陰虛血少,津液不足,舌赤無苔及孕婦后期,均禁用,因半夏有毒,故需經炮制后使用。
百部
百部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對葉百部和立百部的塊根;內含多種生物堿,這些生物堿有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并能降低動物呼吸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因而具有鎮咳作用;實驗證明:百部煎劑對多種致病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對某些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對蚊蠅幼蟲,頭虱、衣虱及臭蟲等皆有殺滅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辛,功能潤肺止咳,殺蟲,適用于風寒咳嗽,,百日咳、老年咳喘,蟯蟲病及外用滅虱等。
用量:一般3-9克;外用適量;但消化不良及大便瀉泄者不宜用。
快速止咳操
俯臥在床上,兩腳伸直,兩手伸直高過頭部,全身成一直線。慢慢地吸氣至下腹部丹田穴,同時把頭盡量抬起朝天花板看,腹部貼在床上,兩腿也盡量弓直向上抬起,全身成弓形。這時停止呼吸,身體盡量伸展,維持這一姿勢,直到氣憋不住時再松動,全身放松落回床上。每天早、晚各做3-5次。
一旦咳嗽,馬上做也有效。因為脊柱充分伸展,喉頭肌處于高度伸展狀態,加之憋氣的效應,咳嗽可以很快被阻斷。
總之上述所講的也就是中醫治療止咳化痰偏方,相信大家都有正確的了解,當然了出現了小的毛病人們也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視,在摸清楚其中的問題后更是要積極的選擇中醫的好辦法來進行治療,做好這些才能及早的止咳和去除疾病。
-
怎么才能有效的緩解疲勞?有許多人常常感到休息也不能夠很好地解除疲勞,但又找不出什么原因,
-
孕婦高血脂怎么辦?調整飲食很關鍵懷孕期間暴飲暴食或者吃得太過油膩,容易出現高血脂的問題,高血脂會引起手腳麻木,而且會嚴重影響腹中胎兒健康,所以孕期高血脂
-
嗜睡哪些癥狀預示著疾病到來春困是季節轉換中導致人們發生生理變化的反應,此時隨著氣溫不斷攀升,導致血管血液得到極大擴張,這樣體內勢必溫度有所提高,繼
-
發生衰老后身體會出現哪些明顯變化人在到了一定年紀后,為之大家的身體和心理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臉上的汗毛逐漸的變多,并且頭頂頭發有變薄,而且鼻子和耳朵都有
-
出現腋下異味中醫如何治療生活中在進行劇烈身體活動后,為之此時大家都會身體有出汗現象,繼而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是非常難以讓身旁人所接受的,然而有的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