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術天麻湯
《醫學心悟》
[組成]半夏一錢五分(4.5g) 天麻 茯苓 橘紅各一錢(各3g) 白術三錢(9g) 甘草五分(1.5g)
[用法]生姜一片,大棗二枚,水煎服(現代用法:加生姜1片,大棗2枚,水煎服)。
[功用]化痰熄風,健脾祛濕。
[主治]風痰上擾證。眩暈,頭痛,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舌苔白膩,脈弦滑。
[方解]本方證緣于脾濕生痰,濕痰壅遏,引動肝風,風痰上擾清空所致。風痰上擾,蒙蔽清陽,故眩暈、頭痛;痰阻氣滯,升降失司,故胸膈痞悶、惡心嘔吐;內有痰濁,則舌苔白膩;脈來弦滑,主風主痰。治當化痰熄風,健脾祛濕。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天麻平肝熄風,而止頭眩,兩者合用,為治風痰眩暈頭痛之要藥。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說:“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兩味為君藥。以白術、茯苓為臣,健脾祛濕,能治生痰之源。佐以橘紅理氣化痰,俾氣順則痰消。使以甘草和中調藥;煎加姜、棗調和脾胃,生姜兼制半夏之毒。綜觀全方,風痰并治,標本兼顧,但以化痰熄風治標為主,健脾祛濕治本為輔。
本方亦系二陳湯加味而成,在原燥濕化痰的基礎上,加入健脾燥濕之白術、平肝熄風之天麻,而組成化痰熄風之劑。
《醫學心悟·頭痛》中另有一半夏白術天麻湯,較本方多蔓荊子三錢,白術減為一錢,治痰厥頭痛、胸膈多痰,動則眩暈之證。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風痰眩暈、頭痛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眩暈頭痛,舌苔白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眩暈較甚者,可加僵蠶、膽南星等以加強化痰熄風之力;頭痛甚者,加蔓荊子、白蒺藜等以祛風止痛;嘔吐甚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鎮逆止嘔;兼氣虛者,可加黨參、生黃芪以益氣;濕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澤瀉、桂枝以滲濕化飲。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耳源性眩暈、高血壓病、神經性眩暈、癲癇、面神經癱瘓等屬風痰上擾者。
4.使用注意 陰虛陽亢,氣血不足所致之眩暈,不宜使用。
[組成]半夏一錢五分(4.5g) 天麻 茯苓 橘紅各一錢(各3g) 白術三錢(9g) 甘草五分(1.5g)
[用法]生姜一片,大棗二枚,水煎服(現代用法:加生姜1片,大棗2枚,水煎服)。
[功用]化痰熄風,健脾祛濕。
[主治]風痰上擾證。眩暈,頭痛,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舌苔白膩,脈弦滑。
[方解]本方證緣于脾濕生痰,濕痰壅遏,引動肝風,風痰上擾清空所致。風痰上擾,蒙蔽清陽,故眩暈、頭痛;痰阻氣滯,升降失司,故胸膈痞悶、惡心嘔吐;內有痰濁,則舌苔白膩;脈來弦滑,主風主痰。治當化痰熄風,健脾祛濕。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天麻平肝熄風,而止頭眩,兩者合用,為治風痰眩暈頭痛之要藥。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說:“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兩味為君藥。以白術、茯苓為臣,健脾祛濕,能治生痰之源。佐以橘紅理氣化痰,俾氣順則痰消。使以甘草和中調藥;煎加姜、棗調和脾胃,生姜兼制半夏之毒。綜觀全方,風痰并治,標本兼顧,但以化痰熄風治標為主,健脾祛濕治本為輔。
本方亦系二陳湯加味而成,在原燥濕化痰的基礎上,加入健脾燥濕之白術、平肝熄風之天麻,而組成化痰熄風之劑。
《醫學心悟·頭痛》中另有一半夏白術天麻湯,較本方多蔓荊子三錢,白術減為一錢,治痰厥頭痛、胸膈多痰,動則眩暈之證。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風痰眩暈、頭痛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眩暈頭痛,舌苔白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眩暈較甚者,可加僵蠶、膽南星等以加強化痰熄風之力;頭痛甚者,加蔓荊子、白蒺藜等以祛風止痛;嘔吐甚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鎮逆止嘔;兼氣虛者,可加黨參、生黃芪以益氣;濕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澤瀉、桂枝以滲濕化飲。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耳源性眩暈、高血壓病、神經性眩暈、癲癇、面神經癱瘓等屬風痰上擾者。
4.使用注意 陰虛陽亢,氣血不足所致之眩暈,不宜使用。
相關文章
-
什么食物能止咳化痰?羅漢果可止咳化痰羅漢果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羅漢果泡茶喝能起到潤肺的作用,能有效緩解咳嗽痰多的問題,百合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并且能有效緩解
-
四大偏方可以清除宿便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身體的保健方式,避免人體功能受到影響,平時也要注意合理的進行調解,同時,要注意中藥治療疾病
-
詳細介紹丹皮的功效都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進行飲食,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些一些常見的藥材,比如是丹皮,很多的人對于丹皮的功效并不認識
-
祛痰有什么妙招 按摩穴位食療相結合一般只要是咽喉有痰,能咳出來就會舒服很多,但是很多的人賠償的時候一直咳嗽,就是沒有痰,中醫認為祛痰有什么妙招呢?下面我們
-
推薦幾款治療慢性咽炎的茶飲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患有慢性咽炎,導致慢性咽炎的原因有很多,急性咽炎沒好完全落下病根,或者長期吸煙等原因都能導致慢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