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下-溫脾湯
《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大黃五兩(15g) 當歸 干姜各三兩(各9g) 附子 人參 芒硝 甘草各二兩(各6g)
[用法]上七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一日三次(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攻下冷積,溫補脾陽。
[主治]陽虛寒積證。腹痛便秘,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方解]本方證因脾陽不足,陰寒內盛,寒積中阻所致。寒實冷積阻于腸間,腑氣不通,故便秘腹痛、繞臍不止;脾陽不足,四末失于溫煦,則手足不溫;脈沉弦而遲,是陰盛里實之征。本方證雖屬寒積便秘,但脾陽不足是為致病之本,若純用攻下,必更傷中陽;單用溫補,則寒積難去,惟攻遂寒積與溫補脾陽并用,方為兩全之策。方中附子配大黃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熱溫壯脾陽,解散寒凝,配大黃瀉下已成之冷積。芒硝潤腸軟堅,助大黃瀉下攻積;干姜溫中助陽,助附子溫中散寒,均為臣藥。人參、當歸益氣養血,使下不傷正為佐。甘草既助人參益氣,又可調和諸藥為使。諸藥協力,使寒邪去,積滯行,脾陽復。綜觀本方,由溫補脾陽藥配伍寒下攻積藥組成,溫通、瀉下與補益三法兼備,寓溫補于攻下之中,具有溫陽以祛寒、攻下不傷正之特點。
本方與大黃附子湯同屬溫下劑,都能主治寒積便秘。本方是由脾陽不足,中氣虛寒,而致冷積內停,證屬虛中夾實,故方中配以干姜、人參、甘草以顧護中陽;大黃附子湯為寒積里實證,證實無虛,故配細辛辛溫宣通,助附子散寒止痛。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脾陽不足,寒積中阻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溫,苔白,脈沉弦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腹中脹痛者,加厚樸、木香以行氣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吳茱萸以增強溫中祛寒之力。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屬中陽虛寒,冷積內阻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備急千金要方》卷13:“治腹痛,臍下絞結,繞臍不止。”
2.方論選錄 朱良春,等《湯頭歌訣詳解》:“溫脾湯是四逆湯(姜、附、草)加人參、當歸、大黃、芒硝四藥所組成。四逆湯功能溫脾祛寒,加大黃、芒硝,是取其瀉下除積,加人參、當歸,是取其益氣養血。由于四逆性屬溫熱,可以改變硝、黃苦寒之性,所以本方功專驅逐寒積,屬于溫下的范疇。假使熱實里結,津傷便秘,當用寒下劑,而決非此方所宜。’
[臨床報道]
薛氏用本方為主治療9例小兒麻痹性腸梗阻,患兒年齡3~16個月,平均9.8個月。病因中毒性消化不良4例,重癥肺炎、霉菌性腸炎并Ⅱ度營養不良各2例;急性菌痢并急性腸炎1例,其中病危5例。用藥1-3劑后,腸鳴音恢復,排氣排便、腹脹基本消失者7例無效2例。[薛昌森.溫脾湯為主治療小兒麻痹性腸梗阻9例。中醫雜志 1993;(1):24]
[實驗研究]
通過臨床觀察,溫脾湯有改善腎功能、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的作用。用溫脾湯治療的慢性腎功能衰竭(CRF)證屬脾腎虛衰、濕濁內生者,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電泳均顯著降低,而對照組這方面作用不明顯。說明溫脾湯有改善CRF高粘血癥的作用。其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調整整體狀態、改善腎功能、改善體內“粘、聚、集凝”狀態,達到改善CRF患者高粘血癥的作用。由于全血粘度增高可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壓升高,甚至誘發高血壓腦病,所以對CRF患者能在腎功能改善的同時,降低全血粘度,這對治療CRF很有意義。[徐書立.溫脾湯對慢性腎衰病入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中醫研究 1999;12(6):22]
[組成]大黃五兩(15g) 當歸 干姜各三兩(各9g) 附子 人參 芒硝 甘草各二兩(各6g)
[用法]上七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一日三次(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攻下冷積,溫補脾陽。
[主治]陽虛寒積證。腹痛便秘,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方解]本方證因脾陽不足,陰寒內盛,寒積中阻所致。寒實冷積阻于腸間,腑氣不通,故便秘腹痛、繞臍不止;脾陽不足,四末失于溫煦,則手足不溫;脈沉弦而遲,是陰盛里實之征。本方證雖屬寒積便秘,但脾陽不足是為致病之本,若純用攻下,必更傷中陽;單用溫補,則寒積難去,惟攻遂寒積與溫補脾陽并用,方為兩全之策。方中附子配大黃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熱溫壯脾陽,解散寒凝,配大黃瀉下已成之冷積。芒硝潤腸軟堅,助大黃瀉下攻積;干姜溫中助陽,助附子溫中散寒,均為臣藥。人參、當歸益氣養血,使下不傷正為佐。甘草既助人參益氣,又可調和諸藥為使。諸藥協力,使寒邪去,積滯行,脾陽復。綜觀本方,由溫補脾陽藥配伍寒下攻積藥組成,溫通、瀉下與補益三法兼備,寓溫補于攻下之中,具有溫陽以祛寒、攻下不傷正之特點。
本方與大黃附子湯同屬溫下劑,都能主治寒積便秘。本方是由脾陽不足,中氣虛寒,而致冷積內停,證屬虛中夾實,故方中配以干姜、人參、甘草以顧護中陽;大黃附子湯為寒積里實證,證實無虛,故配細辛辛溫宣通,助附子散寒止痛。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脾陽不足,寒積中阻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溫,苔白,脈沉弦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腹中脹痛者,加厚樸、木香以行氣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吳茱萸以增強溫中祛寒之力。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屬中陽虛寒,冷積內阻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備急千金要方》卷13:“治腹痛,臍下絞結,繞臍不止。”
2.方論選錄 朱良春,等《湯頭歌訣詳解》:“溫脾湯是四逆湯(姜、附、草)加人參、當歸、大黃、芒硝四藥所組成。四逆湯功能溫脾祛寒,加大黃、芒硝,是取其瀉下除積,加人參、當歸,是取其益氣養血。由于四逆性屬溫熱,可以改變硝、黃苦寒之性,所以本方功專驅逐寒積,屬于溫下的范疇。假使熱實里結,津傷便秘,當用寒下劑,而決非此方所宜。’
[臨床報道]
薛氏用本方為主治療9例小兒麻痹性腸梗阻,患兒年齡3~16個月,平均9.8個月。病因中毒性消化不良4例,重癥肺炎、霉菌性腸炎并Ⅱ度營養不良各2例;急性菌痢并急性腸炎1例,其中病危5例。用藥1-3劑后,腸鳴音恢復,排氣排便、腹脹基本消失者7例無效2例。[薛昌森.溫脾湯為主治療小兒麻痹性腸梗阻9例。中醫雜志 1993;(1):24]
[實驗研究]
通過臨床觀察,溫脾湯有改善腎功能、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的作用。用溫脾湯治療的慢性腎功能衰竭(CRF)證屬脾腎虛衰、濕濁內生者,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電泳均顯著降低,而對照組這方面作用不明顯。說明溫脾湯有改善CRF高粘血癥的作用。其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調整整體狀態、改善腎功能、改善體內“粘、聚、集凝”狀態,達到改善CRF患者高粘血癥的作用。由于全血粘度增高可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壓升高,甚至誘發高血壓腦病,所以對CRF患者能在腎功能改善的同時,降低全血粘度,這對治療CRF很有意義。[徐書立.溫脾湯對慢性腎衰病入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中醫研究 1999;12(6):22]
相關文章
-
睡眠不好怎么辦?解決方法在這里睡眠不好應該要注意作息規律的調節,有規律的作息能有效改善睡眠狀況,并且要注意注意力的提高,能有效改善工作效率,充足的睡眠
-
毒素堆積身體差 中醫排毒方法多我們日常生活飲食等事情都會讓體內有一些毒素堆積,如果不能及時的排除身體的毒素,就會皮膚不好,或者是臉色不好,那么如何才能
-
中醫告訴你五個快速治療腹瀉的偏方拉肚子是我們生活中常常都會發生的事情,輕微的拉肚子只是會導致腹痛等不適,如果拉肚子嚴重并且持續時間很長的話,就會造成嚴重
-
如何治療腹瀉 喝山藥蛋黃粥效果好腹瀉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但是長時間的腹瀉,會讓身體很不舒服,中醫認為造成腹瀉有很多的原因,治療腹瀉要找到原因,科學治療,
-
中醫提醒:換季拉肚子要警惕是腎虛最近是換季的時候,換季的時候早晚溫差比較大,很多的人會因為不注意就著涼腹瀉了,中醫認為腹瀉時因為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