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告訴你為何飯后不適
人在飲食之后,應該注意一些事項,不要大幅度的運動,避免造成胃腸功能受到影響,而且要注意調理方法,有效進行保健,避免身體出現不適,而且要注意飯后養生,全面的進行調理,那么老年人飯后養生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中醫告訴你為何飯后不適
1、吃油膩食物后,感到右上腹脹痛,并放射到右側肩背部者,很可能患有膽囊炎或膽管疾病。
2、進食后不久又感覺饑餓,上腹時有隱痛,并吐酸水,稍吃些食物這些癥狀便會有所改善。有這類感覺可能有早期胃炎或胃潰瘍存在。
3、經常食欲不佳,大便稀薄,次數較多,稍吃油膩食物便會腹瀉,這是由于胃腸功能減退,可能患有胃腸疾病的緣故。
4、突然感到食欲不振,不思飲食,厭食油膩,身體倦怠,小腿酸痛無力,尿色如濃茶,眼白發黃者,極有可能患有黃疸型肝炎。
老年人的飯后養生方法
飯后先漱口。古代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保持口腔濕潤度和清潔,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有效防治口腔及牙齒疾病,并幫助消化。
飯后再揉腹。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提出,“每食訖,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畢當行步躊躇。”并要求“以手摩腹數百遍,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令人能飲食,無百病”。若“飽食則臥”,就會“生百病”。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肚臍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飯后慢慢走。《攝養枕中方》中記載”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說的是飯后緩行,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不可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散步的時間應是飯后20分鐘,絕不是剛吃完飯就出去散步。但體質較差和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飯后不宜散步,而要在飯后平臥10分鐘。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也不適合。
飯后聽音樂。《壽世保元》中說”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道家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說法。吃飯時聽柔和清新的音樂,能促進食欲并有助于消化,而飯后欣賞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使元氣歸宗,樂而忘憂。
食后慢慢走。”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如果飯后散步20分鐘,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利于身體健康。《攝養枕中方》記載:”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也說的是食后緩行,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食后不可急步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不可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
吃飯應該吃到”七分飽“
七分飽應該是這樣的感覺,胃里還沒有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有所下降,主動進食速度也明顯變慢。習慣性地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的事情。最要緊的是,第二餐之前不會提前餓。
多數人吃飯的時候從來沒有細致感受過自己的飽感,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需要放慢速度,專心進餐,才能習慣于七分飽。
另外,吃水分大的食物可以讓胃里提前感受到”滿“,有利于控制食量,預防肥胖。比如喝八寶粥,吃湯面,吃大量少油的蔬菜,吃水果,都比較容易讓七分飽的感覺提前到來。吃那些需要多嚼幾下才能咽下去的食物,比如粗糧,蔬菜,脆水果,能讓人放慢進食速度,也有利于對飽感的感受,從而有利于幫助我們控制食量,避免過量。精白細軟、油多膳食纖維少的食物則正好相反,它們會讓人們進食速度加快,不知不覺就吃下很多,而飽感中樞還沒有來得及接收到報告,胃里面感覺到飽脹之后才能停住嘴。但這時候,食物中的能量早就超過了身體的需要。
老年人的身體比較虛弱,而且,胃腸功能減退,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進行飲食,而且在飯后,要注意休息,不要吃一些生冷的食物,應該注意保持好的心態,并且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要注意自身保健,全面進行調養,避免造成更多的危害,大家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盡早認識。
-
女性內分泌失調,6個方法幫你輕松擺脫很多女性都會有內分泌失調的癥狀,好好的皮膚突然長斑了,總是不明不白地發胖,身體的某些敏感部位會出現腫塊等等。其實這都是內
-
女性內分泌失調的表現和調節激素的分泌有著其自身的節律,季節變化、晝夜更替、睡眠、飲食和應激均屬于影響激素節律的因素,為了適應各種因素的變化,激素反
-
內分泌失調怎么辦?你知道調理方法嗎內分泌失調會誘發多種問題,不僅會導致皮膚變得越來越差,還會影響到情緒,會出現情緒煩躁的問題,也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生活不
-
女性內分泌失調怎么辦 食療可有效調理內分泌失調是女性比較常見的問題,內分泌失調的人群可通過食療進行調理,增加微量元素的攝入量,多吃些蔬菜水果,可以起到調節內
-
中醫如何調理內分泌失調?內分泌失調會引起氣血循環不暢,并且會嚴重影響到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內分泌失調的人群可以通過中醫調理,大家盡量采取合適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