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診心得 脈診總綱是陰陽
一、脈診總綱是陰陽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問曰:脈有陰陽者,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shù)、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傷寒論·辨脈法第一》)這可是張仲景《傷寒論》正文開宗明義第一句話!陰陽是八綱辨證的總綱,也是脈診的總綱。《內(nèi)經(jīng)》作者和張仲景都己明確地作了結(jié)論。所謂“脈診虛實為綱”,舍其本而競逐其末,雖景岳亦是千慮之失。
總綱之下,方是浮沉遲數(shù)虛實,可以稱為提綱。概念清楚,法度縝密。以上幾乎是常識性的內(nèi)容,沒有什么爭議。是謂知其要者,一言而終。
若言人之虛實,則“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若言病之虛實,則“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陰虛則熱,陽虛則寒。遇疑似不定時,合色脈以萬全。察色診脈以定病位之表里臟腑,病情之寒熱虛實,或從證、或從脈,豈是偏取沉按一法耳?
虛勞病可說是“虛”,《金匱要略》對本病尤詳于脈,“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脈象大,或者極虛,都可能是勞病的脈象;“……脈浮者,里虛也”、“男子脈虛沉弦……此為勞之使然。”脈浮或者脈虛沉弦,也都是勞病的脈象;它如:脈浮大和浮弱而澀、極虛芤遲和諸芤動微緊、虛弱細微、脈大等等。都是要我們臨證必須脈證合參。
脈有真假,凡陽證見陽脈者多實,陰證見陰脈者多虛,這些皆為脈證相符,所謂真也;假指脈證不符,實證見虛脈,虛證見實脈。例如今之臨床教學,同學們感受最深莫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脈象,本病辨證屬虛,屬于《金匱要略》的“虛勞、亡血失精”一類,當無異議。其脈數(shù)而弦大,隨其病情加重而劇,倘通過治療,癥情好轉(zhuǎn),脈亦逐漸減弱,若脈微細和平,血色素常可達90g/L以上。這正是:脈有真假,識得假時假即真。
再舉一個病例:一新加坡來南大讀博士的35歲比丘尼于2003年11月求診,彼邦地近赤道,在南京冬日特別怕冷,手足凍瘡,破潰不堪。右脈弦細左脈微,手足清冷,足部脫襪后,足前部及后跟,已有受凍的痕跡。當時,隨診學習的同學,都以為是當歸四逆湯證。結(jié)果我給出的卻是四逆散方加味。眾皆不知何故。余謂“諸君,厥者極也,陰陽氣不相順接,極造其偏,手足逆冷。有熱厥有寒厥。何以得知?是舌質(zhì)紅絳起紅點,少津而口干。左脈微,假象也,當舍脈從舌。”諸君問:這是“假脈”?回答這個問題是非常困難的,仿《金剛經(jīng)》法解決疑難:“是假脈,非假脈,是名假脈。”
蓋肝主疏泄,敷布陽氣,倘肝氣阻遏,陽氣不能布于四末,而肢冷,而凍傷。此脈右弦細左微,正是肝氣阻遏,陽氣郁于中之脈象。12月復診,雖氣溫一降再降,而手足溫,兩手寸關(guān)皆現(xiàn)浮滑帶數(shù)之脈,陽氣暢達無礙矣。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問曰:脈有陰陽者,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shù)、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傷寒論·辨脈法第一》)這可是張仲景《傷寒論》正文開宗明義第一句話!陰陽是八綱辨證的總綱,也是脈診的總綱。《內(nèi)經(jīng)》作者和張仲景都己明確地作了結(jié)論。所謂“脈診虛實為綱”,舍其本而競逐其末,雖景岳亦是千慮之失。
總綱之下,方是浮沉遲數(shù)虛實,可以稱為提綱。概念清楚,法度縝密。以上幾乎是常識性的內(nèi)容,沒有什么爭議。是謂知其要者,一言而終。
若言人之虛實,則“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若言病之虛實,則“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陰虛則熱,陽虛則寒。遇疑似不定時,合色脈以萬全。察色診脈以定病位之表里臟腑,病情之寒熱虛實,或從證、或從脈,豈是偏取沉按一法耳?
虛勞病可說是“虛”,《金匱要略》對本病尤詳于脈,“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脈象大,或者極虛,都可能是勞病的脈象;“……脈浮者,里虛也”、“男子脈虛沉弦……此為勞之使然。”脈浮或者脈虛沉弦,也都是勞病的脈象;它如:脈浮大和浮弱而澀、極虛芤遲和諸芤動微緊、虛弱細微、脈大等等。都是要我們臨證必須脈證合參。
脈有真假,凡陽證見陽脈者多實,陰證見陰脈者多虛,這些皆為脈證相符,所謂真也;假指脈證不符,實證見虛脈,虛證見實脈。例如今之臨床教學,同學們感受最深莫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脈象,本病辨證屬虛,屬于《金匱要略》的“虛勞、亡血失精”一類,當無異議。其脈數(shù)而弦大,隨其病情加重而劇,倘通過治療,癥情好轉(zhuǎn),脈亦逐漸減弱,若脈微細和平,血色素常可達90g/L以上。這正是:脈有真假,識得假時假即真。
再舉一個病例:一新加坡來南大讀博士的35歲比丘尼于2003年11月求診,彼邦地近赤道,在南京冬日特別怕冷,手足凍瘡,破潰不堪。右脈弦細左脈微,手足清冷,足部脫襪后,足前部及后跟,已有受凍的痕跡。當時,隨診學習的同學,都以為是當歸四逆湯證。結(jié)果我給出的卻是四逆散方加味。眾皆不知何故。余謂“諸君,厥者極也,陰陽氣不相順接,極造其偏,手足逆冷。有熱厥有寒厥。何以得知?是舌質(zhì)紅絳起紅點,少津而口干。左脈微,假象也,當舍脈從舌。”諸君問:這是“假脈”?回答這個問題是非常困難的,仿《金剛經(jīng)》法解決疑難:“是假脈,非假脈,是名假脈。”
蓋肝主疏泄,敷布陽氣,倘肝氣阻遏,陽氣不能布于四末,而肢冷,而凍傷。此脈右弦細左微,正是肝氣阻遏,陽氣郁于中之脈象。12月復診,雖氣溫一降再降,而手足溫,兩手寸關(guān)皆現(xiàn)浮滑帶數(shù)之脈,陽氣暢達無礙矣。
相關(guān)文章
-
發(fā)燒注意什么問題?注意適當穿衣發(fā)燒會出現(xiàn)體溫升高的情況,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適當穿衣,避免穿的太厚,否則會影響到身體散熱,尤其是孩子發(fā)燒的時候,家長要注
-
經(jīng)常性摸脈防止心臟病的出現(xiàn)當心臟病出現(xiàn)的時候,會引發(fā)出突發(fā)性的疾病,往往這樣的疾病也是出現(xiàn)在老年人身上比較高的一種疾病,因此,對于能夠預(yù)防心病出現(xiàn)
-
中醫(yī)切診都有哪些特點呢許多人們在進行中醫(yī)治療的時候,醫(yī)生都會用切診的方法進行診治,通過觸摸病人的脈搏,以及身體的一些其他部位來觀察病情的發(fā)展,
-
如何為自己把脈看病 需要把的脈有哪些中醫(yī)是一門很神秘的學問,方寸之間便能知人體的五臟六腑的狀態(tài)。更神奇的是,我們還可以通過簡單的學習了解如何為自己把脈看病,
-
你的身體出現(xiàn)這些異常癥了嗎平時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而且,很多的人平時處在亞健康狀態(tài),因此要注意學會一些看自己身體狀況都知疾病的方式,并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