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涉知病 多診識脈
中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由于疾病種類繁多,病情千變萬化,初上臨床或從事臨床不久的醫生,面對錯綜復雜的病癥,往往感到茫無頭緒,手足無措。特別是遇到中醫書上所說的“真寒假熱”、“真熱假寒”和“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等撲朔迷離,似是而非的假象時,更給臨床辨證和診斷帶來極大的困難。這就需要醫者廣泛接觸病人,在實踐中逐步積累經驗,增長才干,熟悉分析和鑒別疾病的能力,以提高臨床診斷水平。要而言之,欲知曉疾病,非廣博經歷不能為之,褚氏所說的“博涉知病”,即是此意。
多診識脈 脈診是中醫診斷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較難掌握的一種技能。在中醫古籍中,有關脈象、脈法和脈的主病等論述十分豐富。僅就脈象(脈的形態)而言,晉·王叔和《脈經》中就分24種脈象,其形態各異,后人雖有歌訣、圖像等形象地予以描述,但真正掌握起來仍十分困難,醫林早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胸中了了,指下難明”等諺語,生動地表達了脈象的辨認殊非易事。初出茅廬的醫生可能更有切身體會。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法,惟有通過反復的臨床實踐,即在實際工作中仔細琢磨,潛心領會,既要充分發揮自己獨立思考,又要善于向有經驗的老中醫請教,這樣進步就會更快。褚氏所說的“多診識脈”,確是至理名言。
屢用達藥 中藥品種成千上萬,最常用的就達數百種之多。要準確掌握其性味、主治和功用,單靠書本知識是絕對不夠的,更有賴于在臨床中反復應用和觀察,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為我所用的目的,并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前進。如近代著名醫家張錫純長期臨床觀察,發現山茱萸“大能收斂元氣,振作精神”,于是力倡重用山茱萸救治“元氣將脫”之證。又如張山雷氏認為忍冬一藥,“治癰疽瘡瘍的功效,其藤葉尤勝于花”,這是他屢經試用所得出的結論。這些本諸實踐的閱歷有得之見,最有助于臨床。更值得指出的是,對于藥物知識,我們不能拘泥古人之說,一味盲從,還須經過再實踐再認識。如現代臨床發現關木通對腎臟有毒害作用,這是古人始料不及的,教訓極其深刻。褚氏所謂“屢用達藥”,堪為座右銘。
-
發燒注意什么問題?注意適當穿衣發燒會出現體溫升高的情況,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適當穿衣,避免穿的太厚,否則會影響到身體散熱,尤其是孩子發燒的時候,家長要注
-
經常性摸脈防止心臟病的出現當心臟病出現的時候,會引發出突發性的疾病,往往這樣的疾病也是出現在老年人身上比較高的一種疾病,因此,對于能夠預防心病出現
-
中醫切診都有哪些特點呢許多人們在進行中醫治療的時候,醫生都會用切診的方法進行診治,通過觸摸病人的脈搏,以及身體的一些其他部位來觀察病情的發展,
-
如何為自己把脈看病 需要把的脈有哪些中醫是一門很神秘的學問,方寸之間便能知人體的五臟六腑的狀態。更神奇的是,我們還可以通過簡單的學習了解如何為自己把脈看病,
-
你的身體出現這些異常癥了嗎平時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而且,很多的人平時處在亞健康狀態,因此要注意學會一些看自己身體狀況都知疾病的方式,并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