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數君王與中醫的糾葛
在我國歷代君王中,有不少與中醫藥結緣,這對祖國醫藥學的形成與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遠古時期,“三皇”之一神農氏,為普濟眾生,曾翻山越嶺尋找草藥,最后掌握了多種藥性,成為“本草學”的奠基人。“五帝”之一黃帝,熱心醫藥,他曾經與臣子岐伯、伯高等研討醫藥,留下了最早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
西漢淮安王劉安,“博覽群書”,“善醫藥”,被譽為我國最早的科學家,他從尿液中提取結晶,制成中藥“秋石”,是古代制藥的雛形。
三國時曹操之子曹翕,對中醫灸法情有獨鐘,曾撰寫《曹氏灸方》七卷,在當時頗有影響。
南北朝時簡文帝(梁)蕭綱,對醫學精通,曾撰寫《勸醫論》,云“九部之脈甚精,百藥之品難究,察聲辨色,其功甚秘”。提示為醫者要敢于吃苦,才能作良醫。此文后被收于《古今圖書集成》中。
唐高宗李治軟弱無能,但對醫藥非常重視。公元657年,他命蘇敬等二十余人共同編撰了《新修本草》這部宏篇巨著,兩年后頒行天下,成為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
推薦閱讀:唐高宗得了眩暈病,頭暈目眩,不欲睜眼,召太醫秦鳴鶴前來診治,秦鳴鶴診后說>>詳情
五代時后蜀皇帝孟昶,無治國之策卻富有文學才華,而且兼通醫藥。在他的倡導下,翰林學士韓保升掛銜兼職對《新修本草》校正增刪,著成《重廣英公本草》,對后世影響頗大,蜀亡降宋后,他被封為秦國公,每遇群臣有病,他都親自動手診治。
宋朝是中醫學發展的鼎盛時期,這與數朝皇帝都崇拜醫學有關。太宗趙光義未登基時,曾留心醫術,遍收名方。即位后非常重視醫藥,下詔命王懷隱等人編著出大型方書《太平圣惠方》。宋仁宗趙禎喜歡針灸,1023年命翰林醫官王惟一編修《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由政府頒布各州,并鑄針灸銅人模型兩具,供教學和考試之用。宋徽宗趙佶治國無方,卻是個頗有建樹的良醫。他繼位后,曾頒布圣旨各州縣廣泛設置“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等醫療保健和慈善機構,并設“修合藥所”這一醫藥管理部門(后改為惠民局);后又命人編著、頒行了本草范本《大觀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及國家藥局方《和劑局方》等大型方藥經書。1117年他親自主持,歷時18年,完成了曠世巨著《圣濟總錄》,集宋以前中醫藥文化之大成,后又親撰《圣濟經》一書。
明代周定王朱棣,平生喜歡醫藥,親著或參編了《周府袖珍方》、《普濟方》、《救荒本草》等書。特別是《救荒本草》,將民間可供食用的各種草木逐個描圖,記明出產環境、外貌、性味及食用方法,極大地豐富了本草學。
清代的康熙大帝,據說也“留心醫理,熟諳藥性”,有較高的醫學造詣。他曾兩次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治病。
-
高血脂危害大該怎么辦?4個方法降血脂高血脂會引發心腦血管堵塞,會誘發嚴重的疾病,吃藥具有降血脂的作用,鍛煉具有降血脂的作用,盡量少吃肉,少吃動物脂肪,多吃一
-
枕頭久不回彈的原因是什么現在我們睡覺的時候基本都是需要枕頭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的枕頭睡久了的話,會出現不能回彈的現象,睡久了人的身
-
酒后不能夠做哪些事情酒是我們再常見不過的一種飲品了,在一些大型的聚會上面,我們都是需要用到這種飲品來增加氣氛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喝酒的話,對
-
嘴唇顏色變化的體現以及舔嘴唇的影響一般如果是健康的人的嘴唇的話,是呈現出紅潤的狀態的,而且干濕也是很均衡的,現代人的生活一直處于很繁忙的階段,所以身體也不
-
長期食用面包有哪些壞處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時間變得緊湊,于是許多年輕人就懶于煮早餐,喜歡早上買面包吃。殊不知,外面買來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