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古李時珍的救命良藥
黃芩是一味古老的中藥,秦漢時期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為中品。黃芩苦寒,功在清熱,因其宿根外黃內(nèi)黑而中空,“腹中皆爛”所以又有“腐腸”“空腸”之稱。別看它相貌不起眼卻曾是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的救命藥。
在李時珍20歲那年,因患感冒咳嗽,久咳不止,且伴有發(fā)熱,皮膚猶如火燎,每日咳痰,并口渴多飲,以致寢食幾廢。當時急壞了他的老父親李言聞。李言聞本人是當代一名醫(yī),他讓兒子服用了許多中藥,諸如柴胡、荊芥、麥冬之類,均無效果,病情日益加劇,家人都以為他必死無疑。
后來,李言聞遍查醫(yī)書,偶然見到金元時期名醫(yī)李東垣治肺熱如火燎的論述,恍然大悟,原來“煩躁引飲”而白天更嚴重者屬于“氣分之熱”,宜一味黃芩湯以瀉肺經(jīng)氣分之火。遂取黃芩片一兩,水兩鐘,煎成一鐘,給李時珍飲服。次日就身熱盡退,隨后痰嗽皆愈。
從李時珍的病情看,他很可能是“大葉性肺炎”之類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以致發(fā)熱咳痰,煩渴多飲,膚如火燎,屬于中醫(yī)的“肺熱實火”之證。為什么一味黃芩竟能發(fā)揮如此神奇的作用呢?
黃芩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干燥根。性苦味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的功效。
黃芩的炮制品種較多,分為生黃芩、炒黃芩和黃芩炭。它們的功效因炮制方法的不用而各異。清熱多用生黃芩,能清肺胃膽及大腸經(jīng)之濕熱,尤以清肺熱見長,用于肺熱咳嗽,熱病煩渴,咽喉腫痛;安胎多用炒黃芩,有除熱安胎的功效;止血多用黃芩炭,用于血熱吐衄,治療火毒熾盛迫血妄行的出血證。
現(xiàn)代研究表明,黃芩還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可抑制多種病原微生物,對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以及痢疾桿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大劑量的黃芩可抗菌消炎,加上黃芩本身還有退熱作用,因而一味黃芩竟使李時珍的病霍然而愈,挽救了這位大藥物學家的性命。
在李時珍20歲那年,因患感冒咳嗽,久咳不止,且伴有發(fā)熱,皮膚猶如火燎,每日咳痰,并口渴多飲,以致寢食幾廢。當時急壞了他的老父親李言聞。李言聞本人是當代一名醫(yī),他讓兒子服用了許多中藥,諸如柴胡、荊芥、麥冬之類,均無效果,病情日益加劇,家人都以為他必死無疑。
后來,李言聞遍查醫(yī)書,偶然見到金元時期名醫(yī)李東垣治肺熱如火燎的論述,恍然大悟,原來“煩躁引飲”而白天更嚴重者屬于“氣分之熱”,宜一味黃芩湯以瀉肺經(jīng)氣分之火。遂取黃芩片一兩,水兩鐘,煎成一鐘,給李時珍飲服。次日就身熱盡退,隨后痰嗽皆愈。
從李時珍的病情看,他很可能是“大葉性肺炎”之類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以致發(fā)熱咳痰,煩渴多飲,膚如火燎,屬于中醫(yī)的“肺熱實火”之證。為什么一味黃芩竟能發(fā)揮如此神奇的作用呢?
黃芩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干燥根。性苦味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的功效。
黃芩的炮制品種較多,分為生黃芩、炒黃芩和黃芩炭。它們的功效因炮制方法的不用而各異。清熱多用生黃芩,能清肺胃膽及大腸經(jīng)之濕熱,尤以清肺熱見長,用于肺熱咳嗽,熱病煩渴,咽喉腫痛;安胎多用炒黃芩,有除熱安胎的功效;止血多用黃芩炭,用于血熱吐衄,治療火毒熾盛迫血妄行的出血證。
現(xiàn)代研究表明,黃芩還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可抑制多種病原微生物,對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以及痢疾桿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大劑量的黃芩可抗菌消炎,加上黃芩本身還有退熱作用,因而一味黃芩竟使李時珍的病霍然而愈,挽救了這位大藥物學家的性命。
相關(guān)文章
-
頸椎病頭暈如何緩解?頸椎病患者會出現(xiàn)頭暈的現(xiàn)象,主要是壓迫神經(jīng)造成的,按摩百會穴能有效改善頸椎病的問題,平時也要經(jīng)常的活動頸肩部位,堅持做頸
-
狗皮膏藥的由來 中醫(yī)帶你來了解我們都知道膏藥對于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的治療有著顯著的作用,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狗皮膏藥,尤其北方人更喜歡狗皮膏藥來治病。那
-
呂不韋養(yǎng)生觀念之“養(yǎng)生三患”古代有很多的名人,比如呂不韋就是其中的一個,呂不韋是戰(zhàn)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來還擔任秦國的丞相。《呂氏春秋》
-
中醫(yī)趣談 中藥黃連的傳說故事我們常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今天我們?yōu)榇蠹医榻B的就是有關(guān)黃連的中醫(yī)常識。黃連是中醫(yī)常用的一味中藥,藥用價值非常的高,
-
養(yǎng)生之道 宋美齡的四大養(yǎng)生秘訣說到宋美齡,我們都有所了解,是蔣介石的夫人,也是中國近現(xiàn)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時宋美齡夫人也是一位養(yǎng)生專家。宋美齡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