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文化是中醫文化的標志
提起董奉,人們就會聯想到杏林,想到杏林就會聯想到醫生,聯想到醫生的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直到如今有些醫生在救死扶傷之后還會收到患者送來的“杏林春暖”錦旗。杏林一詞已經成為醫家的專用名詞,人們常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虎守杏林”這類的話語來贊美像童奉那樣的蒼生大醫,也常用這類話語稱頌醫生醫術的高明和高尚的醫德。醫家也常以“杏林中人”自居。
事實上,董奉的事跡,我們現今所能知道的很簡單。
董奉(約公元169年~280年),字君異,東吳侯官(今福建長樂)人。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誥封為“太乙真人”,號“碧虛上監”。宋宣和二年(1120年)誥封為升元真人。
據文獻記載,董奉少時在家鄉為吏,后在交州施醫濟世。據晉·葛洪《神仙傳》記載,綏南中郎將、交阯太守士燮,死已三日,經其醫治,起死回生。名噪當世,被尊為醫仙,與華佗、張仲景并稱“建安三神醫”。
董奉離開交州后至匡廬。晉?慧遠法師《廬山記》有董奉草堂的記載。董奉為人治病,不收錢物,惟求植杏以報,數十年得杏林百里。“杏果成熟,以杏貨谷,旋以賑救貧乏,供給行旅不逮者。”(晉?葛洪《神仙傳》)董奉的善舉被后世人們所傳揚,也逐漸被當作神仙供奉,在道教的信仰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福建長樂有座董奉山,山麓下有董奉草堂。整座草堂背倚層巒疊翠的青山,面臨阡陌縱橫的田野。草堂占地約40畝,當地政府投資,建成杏林始祖展廳、草堂、南雅堂、照壁、百草園等,種植了近千株的杏樹。在江西九江據說是董奉原行醫處仍有杏林。但傳說中杏林所在之處多不確切。廬山腳下還建有董奉祠。安徽鳳陽縣(古濠州鐘離縣)有杏山,據說也與董奉有關。《廬山志》上有一段話說得好:“董奉……夫神仙之說,本屬渺茫。其時代、年齡、居址似不必拘泥求之,加以考證……但察其事跡有利于人群,則存之可耳。”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醫家,其中有卓越技術和高尚醫德的也不在少數。董奉譽滿天下的原因,與其他著名醫家有共性,如醫德高尚、技藝超群、惠及百姓廣等,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就是,董奉的經歷經過傳說形成了一個優美詩意的畫面,讓文人產生了美好的遐想,“杏林”使人聯想的是杏花璀璨,“虎溪”使人聯想的是泉水淙淙,這些都成為吟詩作對時常用的典故。我們可以從古代詩詞中信手拈來這樣的詞句:
-
頸椎病頭暈如何緩解?頸椎病患者會出現頭暈的現象,主要是壓迫神經造成的,按摩百會穴能有效改善頸椎病的問題,平時也要經常的活動頸肩部位,堅持做頸
-
狗皮膏藥的由來 中醫帶你來了解我們都知道膏藥對于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的治療有著顯著的作用,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狗皮膏藥,尤其北方人更喜歡狗皮膏藥來治病。那
-
呂不韋養生觀念之“養生三患”古代有很多的名人,比如呂不韋就是其中的一個,呂不韋是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來還擔任秦國的丞相。《呂氏春秋》
-
中醫趣談 中藥黃連的傳說故事我們常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有關黃連的中醫常識。黃連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藥用價值非常的高,
-
養生之道 宋美齡的四大養生秘訣說到宋美齡,我們都有所了解,是蔣介石的夫人,也是中國近現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時宋美齡夫人也是一位養生專家。宋美齡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