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 蜈蚣戰毒蛇
以毒攻毒,可能我們聽的最多的就是在武俠小說里面了,往往在某人中毒后,會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 其實在中醫藥里面也有如此的治病方法。
蛇藥研究專家季德勝先生一次被花蛇在手臂上咬了一口,咬處的皮膚突然腫起,劇痛不止,隨即變黑壞死。他趕忙服下自己配制的蛇藥,但卻未能有效地控制中毒癥狀,很快陷入了半昏迷狀態。氣若游絲的季德勝好不容易睜開雙眼對人說:“快給我捉5條蜈蚣來。”
結果5條蜈蚣下肚,病情仍未好轉。情急之下,他連吃15條蜈蚣,終于化險為夷。從此蜈蚣也就成為季德勝蛇藥的主要成分。
中醫學認為,蜈蚣性味辛、溫,入肝經,有解蛇毒、瘡毒及止痙攣的作用。
蜈蚣解毒功效顯著。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明確指出,蜈蚣“主啖諸蛇蟲魚毒”。將蜈蚣研為細末,每次服2~3克,1天4次,治蛇咬傷,并以消毒粗針穿刺咬傷腫脹部位,引流排毒,可使腫脹逐漸消退而痊愈。用蜈蚣加鹽浸油,取油擦小兒禿瘡,療效頗佳。以蜈蚣加茶葉同敷患處,可治瘰疬。
蜈蚣的抗癌作用也比較明顯。
據近代著名醫學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記載,有一噎膈患者,服藥無效,偶思飲酒,飲盡一壺而病愈,后視壺中有大蜈蚣一條,方悟蜈蚣有神奇的療效。中醫學所謂的噎膈,即為西醫的胃癌。人們受此啟發,將蜈蚣曬干研末,每天服2~3條,用治食道癌、乳腺癌、皮膚癌、鼻咽癌、結腸癌、宮頸癌、肝癌等,均取得一定療效。
相關文章
-
頸椎病頭暈如何緩解?頸椎病患者會出現頭暈的現象,主要是壓迫神經造成的,按摩百會穴能有效改善頸椎病的問題,平時也要經常的活動頸肩部位,堅持做頸
-
狗皮膏藥的由來 中醫帶你來了解我們都知道膏藥對于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的治療有著顯著的作用,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狗皮膏藥,尤其北方人更喜歡狗皮膏藥來治病。那
-
呂不韋養生觀念之“養生三患”古代有很多的名人,比如呂不韋就是其中的一個,呂不韋是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來還擔任秦國的丞相。《呂氏春秋》
-
中醫趣談 中藥黃連的傳說故事我們常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有關黃連的中醫常識。黃連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藥用價值非常的高,
-
養生之道 宋美齡的四大養生秘訣說到宋美齡,我們都有所了解,是蔣介石的夫人,也是中國近現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時宋美齡夫人也是一位養生專家。宋美齡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