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奠定了“辨證論治”基礎
《傷寒雜病論》是中國中醫學上的經典,是中醫臨床重要經典,被稱為是“醫方之祖”。同時《傷寒雜病論》奠定了“辨證論治”堅實的基礎。
中醫界共知,仲景著作為后世醫學奠立了堅實而廣泛的基礎。比如說《傷寒論》將“傷寒”病分為“六經”病予以辨證并分證治療。明代王肯堂《傷寒準繩》曾說:“仲景之法,凡云太陽病者,皆謂脈浮,頭項強痛、惡寒也;凡云陽明病者,皆謂胃家實也;凡云少陽病者,皆謂口苦、咽干、目眩也;凡謂太陰病者,皆謂腹滿、時痛,瀉利;凡曰少陰病者,皆謂脈微細,但欲寐也;凡云厥陰病者,皆謂氣上撞心,病吐蛔也。”這就指導讀者在六經辨證中如何抓住證脈重點,將不同的病程階段、病位、證候的傷寒六經病,予以分別施治。
在《金匱要略》中,仲景論述的病證很多,他在辨證方面,給后世以很大的啟示。如該書根據“狐惑”病不同的癥候,分別用湯藥及外治的熏法、洗法治療,并明確指出:“蝕于喉為惑,蝕于陰(陰指生殖器部)為狐。”在闡論“痙病”,癥狀以項背強急、口噤,四肢抽搐,甚則角弓反張為主)時,又根據證候特征的不同,分之為“剛痙”、“柔痙”二種。
痙病在“太陽病”中多見,仲景說,如果證兼“發熱無汗,反惡寒者”為“剛痙”;如果是“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則稱之為“柔痙”,通過這樣的辨證以指導不同證型的治法。又如書中將瘧疾分為癉瘧、溫瘧、牡瘧、瘧母等不同的證型,并根據瘧疾不同的病名,各自列出針對性的方治。對于“虛勞”病,根據辨證患者的臨床表現,分別用小建中湯、八味腎氣丸、黃芪建中湯、薯蕷丸、酸棗湯及大黃 蟲丸等治療。
又如治療“痰飲”病,仲圣分之為懸飲(胸膜積液)、溢飲、支飲、伏飲、肺飲等,分別予以辨證處方。水腫(仲景稱之為“水氣”病)作為是常見多發病,《金匱》分之為風水、皮水、正水、里水、黃汗等,并據臨床上各種不同的證型,予以分別論治。再者,根據水腫病部位的差異,提示了后世醫家廣泛遵循的治則,即“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對于黃疸病,則分之為谷疸、女勞疸、酒疸、黑疸等,提示黃疸病因、病機、癥候的不同,在辨證中予以分別論治。而同樣是“便血”,仲景指出:“下血,先便后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以上只是將仲景突出辨證論治的思想予以舉例說明,后世臨床醫學(包括臨床各科)的辨證分型,均源自《傷寒雜病論》而有所變化與發展。我們過去所見《傷寒論》、《金匱要略》注家中,清代沈明宗分析傷寒辨證,以細致、全面著稱,他所撰《傷寒六經辨證治法》對清以后仲景學說研究者,具有很大的影響。
-
頸椎病頭暈如何緩解?頸椎病患者會出現頭暈的現象,主要是壓迫神經造成的,按摩百會穴能有效改善頸椎病的問題,平時也要經常的活動頸肩部位,堅持做頸
-
狗皮膏藥的由來 中醫帶你來了解我們都知道膏藥對于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的治療有著顯著的作用,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狗皮膏藥,尤其北方人更喜歡狗皮膏藥來治病。那
-
呂不韋養生觀念之“養生三患”古代有很多的名人,比如呂不韋就是其中的一個,呂不韋是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來還擔任秦國的丞相。《呂氏春秋》
-
中醫趣談 中藥黃連的傳說故事我們常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有關黃連的中醫常識。黃連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藥用價值非常的高,
-
養生之道 宋美齡的四大養生秘訣說到宋美齡,我們都有所了解,是蔣介石的夫人,也是中國近現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時宋美齡夫人也是一位養生專家。宋美齡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