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趣談 當街倒藥渣的三大緣由
煎煮完中藥之后會有很多的藥渣,那么你是如何處理這些藥渣的呢?當然是倒進垃圾桶了,這是現代人常見的做法。很多地區有把藥渣倒于路面的習俗,這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這其中耐人尋味的傳說吧。
一說:藥渣辨優劣
相傳清代江南小鎮有一家“宏德堂”藥店,起初由于藥材貨真價實,炮制優良,信譽很高,生意格外興隆。但過了一年,買藥的人越來越少,生意蕭條,門店冷落。
一天午后,店主正在椅子上打盹,朦朧中,忽見一鶴發仙翁,手拈拂塵,飄然而來。語之曰:“我乃藥神是也,統管天下采藥、買藥之人,你近來摻賣劣質藥材,坑害病人,現在無人買藥就是對你的懲罰。”說罷,給他丟下一張紙條,遂又飄然而去。他急忙拾起紙條,一看是一首六言詩:“配藥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治病救人為本,切忌圖利忘義。”他看過后猛然驚醒,心中大慚,怵惕不安。他知道自己近月曾將一批劣質藥材充優銷售,大大降低了藥的療效,故人來漸稀。如此竟連“藥神”也已知曉。他慚愧不已,后悔莫及。他想著藥神的話向患者傳話出去,凡今后在“宏德堂”抓藥配方者,藥煎完后,將藥渣倒在門前,好讓藥神檢驗優劣,看“宏德堂”的藥材是不是都屬上等佳品。說來也真奇怪,從此,人們凡在“宏德堂”購買的藥物,藥效靈驗,眾口皆碑,“宏德堂”生意又興旺發達起來。如此日久天長,老百姓中便傳開了,只要把藥渣倒在路上,任千人踩、萬人踏,就會藥到病除、早日康復。
二說:藥渣可導醫
相傳,唐代名醫藥王孫思邈,醫德高深,醫術精湛,為人治病,藥到病除,深得人們的敬重。在他隱居深山時,有一次,他為一只受了傷的老虎解除了病痛,老虎為了報恩,就自動為孫思邈當護衛、坐騎。孫思邈行動是方便多了,可把病人都給嚇壞了,誰也不敢求醫于他。孫思邈很為難,最后想出了兩全其美的辦法。他每到一家看病,便讓病家把藥渣倒在門口的路上。哪家門口有藥渣就表明他在哪家行醫。這樣一來,老虎就不必緊隨相跟,只在遠處守著就行了。久而久之,藥渣成了行醫人的標志。很多人對此人云亦云,眾人相附,代代相傳,也就形成了煎中藥后倒藥渣、踩藥渣的一種民俗。過去,在藥王的塑像和畫像中,都是坐于虎身之上,這種藝術形象也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三說:藥渣識真假
傳說明代名醫李時珍,一天外出采藥,看到一個村莊田園荒蕪,無人下地勞動,原來這個村的人都患了病。在一個茅草屋里,他看見一位老人正在床上呻吟,急忙取出藥來,讓老人喝下,停了一會,老人出了一身汗,癥狀減輕了許多。李時珍詢問了一下情況,才知道村里先后來過幾個走江湖的郎中,給他們開過藥,還說什么“吃上一劑藥,包管你藥到病除”。可是病人吃了十幾劑了,仍不見效。李時珍便找來煎過的藥渣,仔細一看,大部分是假藥。假藥怎能治好病呢?老百姓上當受騙了,他們對庸醫痛恨不已。李時珍看藥渣的事,傳遍了附近的村莊,人們紛紛把江湖郎中配制的草藥和煎完的藥渣叫李時珍鑒別,因為人太多,看不過來,只好讓大家把藥渣倒在村前的路口上,一個個攤開放好,逐個查看,揀出真藥,扔掉假藥、劣藥,并教大家如何識別偽劣中草藥,防止再上當受騙。從此以后,病人就把煎服過的藥渣倒在路口處,盼望過路的良醫識別真假,于是這個風俗就盛行起來。
-
頸椎病頭暈如何緩解?頸椎病患者會出現頭暈的現象,主要是壓迫神經造成的,按摩百會穴能有效改善頸椎病的問題,平時也要經常的活動頸肩部位,堅持做頸
-
狗皮膏藥的由來 中醫帶你來了解我們都知道膏藥對于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的治療有著顯著的作用,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狗皮膏藥,尤其北方人更喜歡狗皮膏藥來治病。那
-
呂不韋養生觀念之“養生三患”古代有很多的名人,比如呂不韋就是其中的一個,呂不韋是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來還擔任秦國的丞相。《呂氏春秋》
-
中醫趣談 中藥黃連的傳說故事我們常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有關黃連的中醫常識。黃連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藥用價值非常的高,
-
養生之道 宋美齡的四大養生秘訣說到宋美齡,我們都有所了解,是蔣介石的夫人,也是中國近現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時宋美齡夫人也是一位養生專家。宋美齡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