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習俗多 4000年前即有"豎蛋"
今天是一年中的春分節氣,春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在時間上來說,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在氣候上,春分過后會進入明媚的春天,各地春分也有很多的習俗,下面我們就為大家詳細的說說春分的習俗有哪些!
豎雞蛋
在每年的春分這天,世界各地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中國民俗豎雞蛋”。
玩法: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春分這一天為什么雞蛋容易豎起來?首先,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都一樣長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于豎蛋。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間,不冷不熱,花紅草綠,人心舒暢,思維敏捷,動作利索,易于豎蛋成功。更重要的是,雞蛋的表面高低不平,有許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間的距離在0.5一0.8毫米之間。根據三點構成一個三角形和決定一個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個“小山”和由這三個“小山”構成的三角形,并使雞蛋的重心線通過這個三角形,那么這個雞蛋就能豎立起來了。此外,最好要選擇生下后4—5天的雞蛋,這是因為此時雞蛋的蛋黃素帶松弛,蛋黃下沉,雞蛋重心下降,有利于雞蛋的豎立。
吃太陽糕
太陽糕是由大米和綿白糖混合制成的方形小點心,在北京地區已消失約百年。記者在稻香村門店看到,新上市的太陽糕上面印著紅色的“太陽”,具有濃厚的民俗氣息。食俗專家稱,春分節氣氣候溫和,陽光明媚,應適當進食糯米、紅棗等來調節身體機能的平衡。“太陽糕”以糯米制皮,內包棗泥餡,餡中還加入了白瓜仁及秘制桂花,既有五谷豐登的寓意,又滿足了人們食療的要求。
祭日
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的祭日場所大多設在京郊,元朝時建有日壇,此后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在日壇祭祀大明神(太陽)。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余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吃春菜
舊時民間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也稱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叫“春湯”。還有俗語“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之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體健康。
犒勞耕牛
江南地區則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春分已至,耕牛即開始一年的勞作,以糯米團喂耕牛表示犒賞;祭祀百鳥,一則感謝它們提醒農時,二是希望鳥類不要啄食五谷,祈禱豐年之意。
-
頸椎病頭暈如何緩解?頸椎病患者會出現頭暈的現象,主要是壓迫神經造成的,按摩百會穴能有效改善頸椎病的問題,平時也要經常的活動頸肩部位,堅持做頸
-
狗皮膏藥的由來 中醫帶你來了解我們都知道膏藥對于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的治療有著顯著的作用,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狗皮膏藥,尤其北方人更喜歡狗皮膏藥來治病。那
-
呂不韋養生觀念之“養生三患”古代有很多的名人,比如呂不韋就是其中的一個,呂不韋是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來還擔任秦國的丞相。《呂氏春秋》
-
中醫趣談 中藥黃連的傳說故事我們常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有關黃連的中醫常識。黃連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藥用價值非常的高,
-
養生之道 宋美齡的四大養生秘訣說到宋美齡,我們都有所了解,是蔣介石的夫人,也是中國近現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時宋美齡夫人也是一位養生專家。宋美齡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