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至 看古人大暑習俗
現在已經入了大暑節氣,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時節之一。大暑的到來預示著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就要到了,大暑過后“熱”情更加高漲。大暑節氣有很多的習俗,那么古代人是如何過大暑的呢?
飲食:北方流行“貼伏膘” 南方蘇州享用涼冰
作為農事節氣,最早記載大暑的是《逸周書·周月解》。該書中明確指出,“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據蕭放稱,二十四節氣系統至周秦時期應已出現,漢代劉安主持編撰的《淮南子》有二十四節氣的完整記載,大暑就在其中。
“書中的《時訓解》中記載大暑時節的氣象物候,表明‘大暑之日,腐草化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意指若這些物候氣象不應節氣出現,就會對農事、環境與社會不利。”所謂“腐草不化為螢,谷實鮮落。土潤不溽暑,物不應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就是說大暑時節就要濕熱、高溫,這對稻作農業等豐收有好處。
正因為與農事密切相關,因此在漫長的社會發展歷程中,逐漸衍生出農俗諺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大暑連陰,遍地黃金”,亦表明大暑來臨前后是一年中最熱、農作物生長最快、最關鍵的時期。
既為酷熱節令,在三伏天熱人們很是注意飲食,在北方將之稱為“貼伏膘”。這個時候,北方人的習俗是吃面條、餃子、雞蛋等,北京俗語為“頭伏餑餑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北京人還會做冰鎮酸梅湯沿街叫賣;在南方,蘇州人除了享用涼冰外,還有許多消暑的風物,樂善好施者在門口普送藥物,“廣結茶緣”。
相關文章
-
頸椎病頭暈如何緩解?頸椎病患者會出現頭暈的現象,主要是壓迫神經造成的,按摩百會穴能有效改善頸椎病的問題,平時也要經常的活動頸肩部位,堅持做頸
-
狗皮膏藥的由來 中醫帶你來了解我們都知道膏藥對于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的治療有著顯著的作用,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狗皮膏藥,尤其北方人更喜歡狗皮膏藥來治病。那
-
呂不韋養生觀念之“養生三患”古代有很多的名人,比如呂不韋就是其中的一個,呂不韋是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來還擔任秦國的丞相!秴问洗呵铩
-
中醫趣談 中藥黃連的傳說故事我們常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有關黃連的中醫常識。黃連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藥用價值非常的高,
-
養生之道 宋美齡的四大養生秘訣說到宋美齡,我們都有所了解,是蔣介石的夫人,也是中國近現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時宋美齡夫人也是一位養生專家。宋美齡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