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厥陰”?
厥陰在漢語中為多義詞,在中醫(yī)中指穴位名、一種疾病,經脈,也是九月和十月的代稱。
經脈名
意思是陰氣發(fā)展到最后階段,開始向陽的方面轉化。有時指足厥陰,有時指手厥陰,有時為手足厥陰合稱。《素問·舉痛論》:“寒氣客于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系于肝。”王冰注:“厥陰者,肝之脈。”《素問·經脈別論》:“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虛痛心,厥氣留薄,發(fā)為白汗。”張志聰注:“厥陰之氣,為心主之包絡。”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指壓厥陰俞,可以治療疾病性氣喘、止咳;此外還能使胸部伸張,使怯弱性格者緩解緊張,降低自我防衛(wèi)意識,從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穴道指壓法治療疾病性氣喘、利用穴道指壓法止咳、克服怯弱性格的指壓法。
厥陰病的簡介
病名。六經病之一。證候描述詳見《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該書載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從證候分析,屬于六經病陰陽勝復、寒熱錯雜(多為上熱下寒)的證情。《傷寒指掌》指出:“此皆厥陰自病之熱證,并非傷寒傳經之熱邪。蓋厥陰內藏相火,其消渴,火盛水虧也;氣上撞心,心中疼熱,肝火乘心也;饑不欲食,食即吐蚘,風木克土,胃中空虛也;下之即利,土受木賊,不禁再利也。”治宜清上溫下,烏梅丸為治療厥陰病的代表方劑。厥陰病發(fā)厥者,當辨析其寒熱以決定治法。見《傷寒貫珠集》:“傷寒脈微而厥,寒邪中于陰也。”屬陽虛寒厥,癥見厥逆、惡寒、下利、脈微,治宜四逆湯或四逆加人參湯等方以回陽救逆。血虛寒厥,癥見手足逆冷,脈細欲絕,則宜養(yǎng)血散寒為大法,用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等方。從厥陰病的寒熱勝復情況,可以判斷疾病的預后。
張仲景曰:“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fā)微,前熱者后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陰病之厥,由陰陽氣不相承接所致。故吳儀洛謂:“邪傳厥陰,其熱深矣。熱深多發(fā)厥,證皆屬陽,因陽與陰不相承接,故致厥也。厥陰后發(fā)熱,陽邪出表則易愈,厥多熱少則病進,熱多厥少則病退”(《傷寒分經》卷四)。如熱邪傳入厥陰,癥見煩滿消渴,舌卷囊縮,譫語便秘,手足乍溫乍涼,脈沉有力者,可用大承氣湯急下之(見《傷寒括要》卷上)。
-
風濕病康復要注意什么?風濕病的患者要經常做按摩,能有效緩解風濕關節(jié)炎的疼痛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有效環(huán)節(jié)關節(jié)的活動性,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能夠增
-
中醫(yī)上說民間“九九”是什么呢天文專家介紹說,“九九”是我國北方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更為適用的一種雜節(jié)氣。它從冬至那一天開始算起,進入“數(shù)九”,俗稱“
-
脾虛的5個癥狀是什么呢脾虛是中醫(yī)的一個術語,你了解過自己的身體器官嗎?小編今天就為你講解有關脾的知識。脾的功能是消化飲食,把飲食的精華運輸全身
-
寒性體質的人如何通過中醫(yī)治療呢很多人經常會手腳冰冷,為啥會這樣,其他人為啥么事呢?人類的體質有多種,如寒性體質,熱性體質,平和體質等,他可能是寒性體質
-
刮痧可以刮哪些部位吧你了解自己的脾臟嗎?你知道他的功能作用是什么嗎?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淋巴器官,承擔著過濾和儲存血液的作用。這用重要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