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中藥的養生效果最佳
《神農本草經》根據毒性大小將中草藥分為上、中、下三品。其實,中醫總結了十種中藥的養生效果最佳。
上品藥養命可常服;中品藥養性、補虛、控制疾病;下品藥有毒、消除疾病,不可久服。在120種上品藥中,以下十種效果最佳。
人參,“久服輕身延年”,具有安神益智、生津固脫、調補五臟的作用。但吃人參要因人而異。野山參補力較 大,適合那些病情較為嚴重的人;紅參偏溫,多用于陽氣虛弱的人;生曬參則適用于氣陰不足的人。人參切薄片含在嘴里、代茶飲、泡酒喝、制作菜肴時燉服等都可以,每天用量不宜超過3克。
黃芪,“補氣圣藥”。它除了能改善氣短心悸、倦怠食少等氣虛癥狀外,還對中氣下陷所致的內臟下垂以及瘡瘍久潰不愈有良好療效。黃芪可以用開水沖泡或水煎代茶飲,也可熬粥或在煮燉雞鵝時放一些,增加滋補作用。
甘草,有“堅筋骨,長肌肉”的效果。此外,止咳更是它世界公認的藥理作用。甘草可煎湯內服,也可煎水外用,洗漬或研末敷。
山藥,《神農本草經》說它“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能平補益肺、脾、腎等臟腑。吃蒸山藥、山藥粥,四季皆宜。
薏苡仁,能健脾止瀉,利水滲濕,除痹。薏苡仁煮酒、釀酒,能祛風濕、強筋骨、健脾胃,適用于肢體困痛、腰背酸痛的人。薏苡仁與粳米煮粥,常吃能利腸胃。但口干咽燥、大便干結的陰虛之人不宜食用。
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菊花茶、菊花粥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是方便有效的養生方法。能改善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癥狀,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及視疲勞者可常服。
枸杞子,“久服堅筋骨。” 久服枸杞酒或燉湯時放上十幾粒,能緩解老人因肝腎不足引起的視物不清、口干舌燥、腰膝酸軟等癥狀。枸杞要常吃,不可一次大量食用。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比較合適,治療用可增至30克。直接嚼服枸杞子對營養成分的吸收會更充分,但服用量要減半。
阿膠,滋陰潤燥、補血養血、益氣止血、化痰清肺。可取6克阿膠和兩小勺蜂蜜,用熱水烊化,常服能潤腸通便,對老年血虛、津液虧耗者,可養血生津,延緩衰老。
茯苓,作為滋補品,蒸制饅頭、包子時,在面粉中加入茯苓粉,混勻蒸熟;或將茯苓粉與蜂蜜以2∶5比例沖水喝;做湯、泡酒,都能發揮茯苓健脾補中、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功效。
龜板,是烏龜的腹甲。它能滋陰潛陽、益腎強固、養心補心。
知道了十種中藥的養生效果最佳,人們將其制作為龜板膠以方便食用,服用時可用開水或黃酒沖化。但脾胃寒濕阻滯者忌用。
-
風濕病康復要注意什么?風濕病的患者要經常做按摩,能有效緩解風濕關節炎的疼痛感,能促進血液循環的有效環節關節的活動性,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能夠增
-
中醫上說民間“九九”是什么呢天文專家介紹說,“九九”是我國北方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更為適用的一種雜節氣。它從冬至那一天開始算起,進入“數九”,俗稱“
-
脾虛的5個癥狀是什么呢脾虛是中醫的一個術語,你了解過自己的身體器官嗎?小編今天就為你講解有關脾的知識。脾的功能是消化飲食,把飲食的精華運輸全身
-
寒性體質的人如何通過中醫治療呢很多人經常會手腳冰冷,為啥會這樣,其他人為啥么事呢?人類的體質有多種,如寒性體質,熱性體質,平和體質等,他可能是寒性體質
-
刮痧可以刮哪些部位吧你了解自己的脾臟嗎?你知道他的功能作用是什么嗎?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淋巴器官,承擔著過濾和儲存血液的作用。這用重要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