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方能養生 中醫秘傳養生方法
靜心養生的精髓是靜神。歷代醫學名家也極力倡導“靜神以攝生防病”的觀點。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恬者,內無所蓄;淡者,外無所逐;虛無者,虛極靜篤,臻于自然,就是說在思想上要保持內心清靜安寧,不貪求妄想,就可精神健旺,預防疾病。宋金時代河間學派的創始人劉完素也強調說:“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悉去”。
靜心養生,必須防微杜漸。因為心神的損傷,大多由微而甚,積漸而成。所以《事林廣記·防患補益》告誡說:“居安慮危,防未萌也”,切不可“以小惡為無害而不去”。稽康在《養生論》中曾批評“世常謂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傷身,輕而肆之”的錯誤態度,強調要“悟生理之易失,知一過之害”,應隨時注意“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
數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積累了許許多多靜心養生的方法,這些方法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形體或心理的操練,另一類是通過食療或藥物的辨證調和。
本文所介紹的幾種靜心養生的方法是我在繼承發揚歷代儒家、道家、佛禪以及中醫學有關清心養生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國外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經過數十年的臨床實踐,創立的一套簡單易學而又卓有成效的靜心養生的方法。
一、視覺松弛法
視覺松弛法是通過我們心理想象去描繪身體各部分的圖像。無論我們身體各部什么時候活動,我們的心里都會即刻開始描繪身體那個部位發生或正在發生的變化的圖形,絕大多數圖形并不被意識到。當我們通過任何一種神經器官“看”到什么東西時,我們的腦子里便立刻描繪出能引起某些記憶的畫面來。每次我們體會到什么時,我們的身體和腦子便回憶起某種曾經發生過的變化來。
為了說明腦子中想象的圖畫與身體活動的相互關系,我們不妨來做這樣一個小實驗:將一個小圓石或圓錐形物體系在一根細線的端頭,用食指和大拇指抓住細線的另一端,讓重物能自由旋轉;然后保持手和手臂的平衡,再閉上眼睛,努力想象你在不斷轉動物體,且重物隨著順時針方向不斷旋轉的圖象;一分鐘以后,睜開眼睛朝下看,看旋擺物如何擺動。實驗結果,旋擺物往往像你所想象的畫面一樣,隨著順時針的方向不斷旋轉。這說明想象中的情形影響到手,成為手中的微型動作。
靜心養生,必須防微杜漸。因為心神的損傷,大多由微而甚,積漸而成。所以《事林廣記·防患補益》告誡說:“居安慮危,防未萌也”,切不可“以小惡為無害而不去”。稽康在《養生論》中曾批評“世常謂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傷身,輕而肆之”的錯誤態度,強調要“悟生理之易失,知一過之害”,應隨時注意“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
數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積累了許許多多靜心養生的方法,這些方法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形體或心理的操練,另一類是通過食療或藥物的辨證調和。
本文所介紹的幾種靜心養生的方法是我在繼承發揚歷代儒家、道家、佛禪以及中醫學有關清心養生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國外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經過數十年的臨床實踐,創立的一套簡單易學而又卓有成效的靜心養生的方法。
一、視覺松弛法
視覺松弛法是通過我們心理想象去描繪身體各部分的圖像。無論我們身體各部什么時候活動,我們的心里都會即刻開始描繪身體那個部位發生或正在發生的變化的圖形,絕大多數圖形并不被意識到。當我們通過任何一種神經器官“看”到什么東西時,我們的腦子里便立刻描繪出能引起某些記憶的畫面來。每次我們體會到什么時,我們的身體和腦子便回憶起某種曾經發生過的變化來。
為了說明腦子中想象的圖畫與身體活動的相互關系,我們不妨來做這樣一個小實驗:將一個小圓石或圓錐形物體系在一根細線的端頭,用食指和大拇指抓住細線的另一端,讓重物能自由旋轉;然后保持手和手臂的平衡,再閉上眼睛,努力想象你在不斷轉動物體,且重物隨著順時針方向不斷旋轉的圖象;一分鐘以后,睜開眼睛朝下看,看旋擺物如何擺動。實驗結果,旋擺物往往像你所想象的畫面一樣,隨著順時針的方向不斷旋轉。這說明想象中的情形影響到手,成為手中的微型動作。
相關文章
-
痛風怎樣緩解疼痛?護理措施要了解痛風患者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并且會出現關節腫脹的問題,盡量將患肢抬高能有效緩解疼痛,可以通過熱敷的方式來緩解疼痛,如果出
-
延緩衰老中醫推薦這6個方法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也就會逐漸的變老,這些是很正常的現象,因此有很多的人是比較在意養生的問題的,尤其是會選擇一些好的辦法和藥
-
中醫詳解亞健康的五大類型?人們也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多關注這些對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很大好處的,特別是一些亞健康時刻會影響著一部分人群,因此大
-
中藥一定要趁熱喝嗎?往出現一些疾病的時候不少的人會選擇中醫方法來進行治療,因為有一部分毛病選擇中醫來進行處理是比較合適且見效快的,因此我們大
-
上火怎么辦中醫按摩也能治上火?上火是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這樣病的出現往往是在天氣干燥的時候容易引起,因此當出現上火的癥狀后大家也要盡早的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