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養生:生病源于“過用”?
養生的根本目的在于延緩衰老、防病長壽。《素問·經脈別論》說:“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于過用。”所謂“過用”,即是超越常度,違反了事物固有規律。
智者養生 順應四時
中醫認為,人與大自然密切相關,人的生命活動必須適應大自然的變化,才能生存,《內經》稱為“天人相應”。所以“法于陰陽,和于術數”是關鍵。以自然界四時陰陽氣候變化而言,風、寒、暑、濕、燥、火,在正常情況下稱為“六氣”,凡太過即是“六淫”,即為致病之邪。順應四時,則化害為利。
調養情志 獨立守神
生命活動,貴乎氣機。正常情志可使氣血運行保持動態平衡,反之則氣血逆亂。所以,《內經》反復強調保持情緒安定是延年益壽的重要保障。《素問·上古天真論》明確告誡:“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人之喜怒哀樂皆為正常生理表現,但當變動過劇或持久不解,即違反常度,稱為“過用”,此時七情即是致病因素,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皆為此意。《內經》不止一次強調情志過極之害。如《靈樞·口問篇》曰:“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素問·生氣通天》多次提出獨立守神、凝神閉氣的靜功是防治疾病、避免衰老的重要手段,強調:“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調理飲食 五谷為養
飲食的吸收運化貴在脾胃健運,諸臟能得水谷精微之滋養而神氣自旺。故長壽之道十分重視脾胃,稱之為“倉廩之官”、“后天之本”。同時,脾胃健運可以抵御外邪之侵襲,故仲景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說。飲食大饑大飽,過寒過熱,或挑食、偏食,皆屬“過用”,于養生極為不利。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認為,“飲食有節”是“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必要條件之一。同時強調飲食宜多樣化,不可偏嗜五味。《素問·臟氣法時論》指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樣既可滿足*需要,又能達到以此之利,補彼之弊的目的。
運動導引 抗病祛老
抗老延年基本方法之一是運動導引。《呂氏春秋》曾提出“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內經》在延年理論上雖側重于虛靜,但已強調運動適度可以抗病卻老的道理,“起居有節,不妄作勞”,有利于健康長壽。如勞傷過度或超越機體能力所及,皆謂之“過用”。如《素問·宣明五氣篇》警戒說,“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這里的“久”即“過用”,是致病之主因。
益腎固精 保養天真
中醫認為,腎者“先天之本”,腦為髓海,腎氣通于腦,腎藏精,精化氣,氣化神。腎氣之旺概括了腦髓之充盈,*之充盈,骨髓之強勁。《素問·上古天真論》明確指出:腎的精氣主持*發育衰老的一系列生理變化,生死夭壽莫不關由。因此,養生之道又主要是保養天真,不使妄泄。《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東,起居無常,故半百而衰也。”
總之,凡事不宜太過,只有順應自然規律,協調陰陽,才能“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致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各,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
智者養生 順應四時
中醫認為,人與大自然密切相關,人的生命活動必須適應大自然的變化,才能生存,《內經》稱為“天人相應”。所以“法于陰陽,和于術數”是關鍵。以自然界四時陰陽氣候變化而言,風、寒、暑、濕、燥、火,在正常情況下稱為“六氣”,凡太過即是“六淫”,即為致病之邪。順應四時,則化害為利。
調養情志 獨立守神
生命活動,貴乎氣機。正常情志可使氣血運行保持動態平衡,反之則氣血逆亂。所以,《內經》反復強調保持情緒安定是延年益壽的重要保障。《素問·上古天真論》明確告誡:“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人之喜怒哀樂皆為正常生理表現,但當變動過劇或持久不解,即違反常度,稱為“過用”,此時七情即是致病因素,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皆為此意。《內經》不止一次強調情志過極之害。如《靈樞·口問篇》曰:“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素問·生氣通天》多次提出獨立守神、凝神閉氣的靜功是防治疾病、避免衰老的重要手段,強調:“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調理飲食 五谷為養
飲食的吸收運化貴在脾胃健運,諸臟能得水谷精微之滋養而神氣自旺。故長壽之道十分重視脾胃,稱之為“倉廩之官”、“后天之本”。同時,脾胃健運可以抵御外邪之侵襲,故仲景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說。飲食大饑大飽,過寒過熱,或挑食、偏食,皆屬“過用”,于養生極為不利。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認為,“飲食有節”是“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必要條件之一。同時強調飲食宜多樣化,不可偏嗜五味。《素問·臟氣法時論》指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樣既可滿足*需要,又能達到以此之利,補彼之弊的目的。
運動導引 抗病祛老
抗老延年基本方法之一是運動導引。《呂氏春秋》曾提出“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內經》在延年理論上雖側重于虛靜,但已強調運動適度可以抗病卻老的道理,“起居有節,不妄作勞”,有利于健康長壽。如勞傷過度或超越機體能力所及,皆謂之“過用”。如《素問·宣明五氣篇》警戒說,“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這里的“久”即“過用”,是致病之主因。
益腎固精 保養天真
中醫認為,腎者“先天之本”,腦為髓海,腎氣通于腦,腎藏精,精化氣,氣化神。腎氣之旺概括了腦髓之充盈,*之充盈,骨髓之強勁。《素問·上古天真論》明確指出:腎的精氣主持*發育衰老的一系列生理變化,生死夭壽莫不關由。因此,養生之道又主要是保養天真,不使妄泄。《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東,起居無常,故半百而衰也。”
總之,凡事不宜太過,只有順應自然規律,協調陰陽,才能“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致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各,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
相關文章
-
痛風怎樣緩解疼痛?護理措施要了解痛風患者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并且會出現關節腫脹的問題,盡量將患肢抬高能有效緩解疼痛,可以通過熱敷的方式來緩解疼痛,如果出
-
延緩衰老中醫推薦這6個方法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也就會逐漸的變老,這些是很正常的現象,因此有很多的人是比較在意養生的問題的,尤其是會選擇一些好的辦法和藥
-
中醫詳解亞健康的五大類型?人們也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多關注這些對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很大好處的,特別是一些亞健康時刻會影響著一部分人群,因此大
-
中藥一定要趁熱喝嗎?往出現一些疾病的時候不少的人會選擇中醫方法來進行治療,因為有一部分毛病選擇中醫來進行處理是比較合適且見效快的,因此我們大
-
上火怎么辦中醫按摩也能治上火?上火是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這樣病的出現往往是在天氣干燥的時候容易引起,因此當出現上火的癥狀后大家也要盡早的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