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叢生皆由“痰”
將痰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大類。狹義的痰,一般是指呼吸系統的分泌物,可吐出,故狹義的痰又稱外痰。廣義的痰指內痰,內痰的形成主要是機體內的體液在致病因素的影響下,失去了正常的運行途徑和規律,逐步停蓄凝結成為一種黏稠狀的、有害的液體。這種液體一般不咯出,而留伏在體內產生病變。“痰隨氣行,無處不到”,因而可產生各種病證。
●某些中青年婦女,形體豐滿肥胖,食欲旺盛,婦科檢查,沒有發現與不孕有關的病理變化。但婚后長期不孕,這是“痰阻胞宮”不孕,通過以化痰為主進行治療,可以祛痰而使之孕育。
●有的人周身皮下出現結節或腫塊(也有僅僅在頸項和肢體的某些局部發生),經細胞學檢查并非惡性腫瘤。這種病證稱為“痰核”或“痰結”。如常見到的頸淋巴結核、皮下脂肪瘤等。中醫按化痰散結醫治可起效。
●有的人肢體某一部位發熱,有的人一些部位涼冷如冰,或肢體某些地方麻木不知痛癢,而精神、食欲均好,經檢查并無陽性指征,這就是內痰阻遏氣血運行而產生的病證,通過化痰,可以收效。
●有的人常年頭痛、頭重如裹,悶重不適,遇陰冷天病證更為嚴重,舌苔白膩,厭食油膩和多飲水,這是痰氣上注于腦,阻礙頭部清氣正常運行的病變。稱為“痰厥頭痛”或“痰濕頭痛”。這類病人中,有的血壓較高,但長期服降壓藥效果并不好,特別是頭重、頭痛的癥狀得不到改善。如果按中醫化痰的方法治療癥狀則可很快消失。
●有的人肝臟或脾臟腫大,脹悶不適,并兼有面色灰暗、食欲不振等證。肝功能檢查可見輕微不正常,所以常按慢性肝炎治療,但效果并不好,肝臟腫大、胸悶不適的病證中,有一些是痰、瘀交阻,中醫稱之為“肥氣”,如按化痰活血治療,則肝臟腫大、脹悶等證可逐漸消失。
●有的人皮膚潰瘍、糜爛,常年滲流黏稠痰水,但不特別瘙癢、灼熱,這就是“流痰”之證。這種病用抗菌消炎藥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而以化痰為大法,卻可收到滿意的效果。
●有的人咽喉中整天如塞敗絮,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或者時有時散,而實際上咽喉處并無實物可見,這是痰氣阻滯于咽喉,多因情志抑郁不暢所引起。治療這種病也要化痰解郁,方可收效。
●有的人身體尚好,但多吃一點腥葷油膩食物則感惡心或嘔吐。這是因為脾胃虛衰,腥葷油膩食物容易轉化為內痰的緣故。有的人一聞到腥葷油膩之氣,甚或一看到腥葷油膩食物就惡心、嘔吐,這是脾胃虛弱、痰濕內盛的反應。這類病人如能經常以健脾和胃化痰的方法治療,惡聞腥葷油膩之證也不難減輕或消失。
●有的人大便并不干結,但常年不爽,或大便中夾有黏液,每因不能順利排便而深感苦惱。人們常將這種大便不爽稱之為“習慣性便秘”。大便不秘結而稱為“便秘”,當然不確切,認證不準,用藥自然無效。這是痰濁與腸中津液互相膠著遏阻,因而不能順利排便,只要進行溫化痰濁,大便即可通暢,收效很快。
以上僅列舉一些人們日常見到的痰病和痰證,并不是中醫痰病學說的全部。中醫痰病學說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是中醫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痰病涉及臨床各科,所以我國古代醫家提出了“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兼痰”以及“痰之為病,變幻百端”等學術見解。又由于痰病、痰證的臨床表現離奇古怪,故又有 “痰多怪病”之說。我國古代醫學家李時珍在《瀕湖脈學》中指出:“痰生百病食生災”,可謂一語中的,對痰病的廣泛性作了高度的概括。
-
痛風怎樣緩解疼痛?護理措施要了解痛風患者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并且會出現關節腫脹的問題,盡量將患肢抬高能有效緩解疼痛,可以通過熱敷的方式來緩解疼痛,如果出
-
延緩衰老中醫推薦這6個方法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也就會逐漸的變老,這些是很正常的現象,因此有很多的人是比較在意養生的問題的,尤其是會選擇一些好的辦法和藥
-
中醫詳解亞健康的五大類型?人們也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多關注這些對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很大好處的,特別是一些亞健康時刻會影響著一部分人群,因此大
-
中藥一定要趁熱喝嗎?往出現一些疾病的時候不少的人會選擇中醫方法來進行治療,因為有一部分毛病選擇中醫來進行處理是比較合適且見效快的,因此我們大
-
上火怎么辦中醫按摩也能治上火?上火是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這樣病的出現往往是在天氣干燥的時候容易引起,因此當出現上火的癥狀后大家也要盡早的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