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學習樂器可提升演講能力及外語水平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學習樂器能夠“改變”大腦,有助提高人的演講能力和外語水平。
這一研究結果由最新一期《自然研究報告—神經科學》發表。
改變
有關音樂訓練對神經系統影響的研究近幾年來層出不窮。先前研究顯示,經常聽莫扎特或其他音樂家的古典音樂能讓人變得更聰明。不過,尚無研究證明音樂能夠提升腦力。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綜合這些研究結果后發現,專業音樂人士大腦的聽覺系統與普通人不同。聽到鋼琴聲時,音樂家大腦的聽覺皮層,也就是大腦中負責聲音處理的部分,更加活躍。
研究人員發現,音樂家在學習一種新語言時,比非音樂家掌握得更快;接受過音樂訓練的孩子更容易注意到他人演講中語調的變化、詞匯更豐富、閱讀能力更強;接受過聽樂辨音訓練的人,在嘈雜背景中更容易聽清演講內容。
鍛煉
研究人員認為,彈奏一種樂器時,大腦需要同時完成多種任務,比如記樂譜、打拍子、與其他樂手配合等。人們在演講或者學習一門新語言時也需要記新單詞、記語調等。
因此,學習音樂與學習語言之間存在共同點。音樂訓練可以讓大腦學會在某一復雜過程中適當選擇相關信息,這對語言學習也有益。
“音樂訓練產生的效果類似于體育鍛煉給身體帶來的影響,可以‘鍛煉’大腦在聽覺方面的能力”,路透社21日援引研究負責人尼娜·克勞斯的話報道。
克勞斯說,研究數據顯示,接受音樂訓練時,腦細胞間會建立起神經聯系,增強大腦適應與改變的能力,有助人們語言、記憶、注意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功效
研究人員建議,相關人士應該“重新研究音樂在影響個人發展方面扮演的角色”,學校也應該把音樂訓練納入規定課程。另外,音樂訓練可能幫助孩子克服類似誦讀困難等學習問題,這些有誦讀困難的孩子在嘈雜背景下更加無法讀書。
一直以來,人們都深深著迷于音樂的“魔力”。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研究顯示,運動節奏與音樂旋律同步可以增強耐力,音樂的激勵性對瓦解惰性、減輕疲勞有益;意大利科學家發現,音樂能影響人的心血管系統,將來可能在心臟病、中風患者的康復治療中發揮作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則發現,心臟“聽”到“喜歡”的音樂也會得到放松。
-
痛風怎樣緩解疼痛?護理措施要了解痛風患者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并且會出現關節腫脹的問題,盡量將患肢抬高能有效緩解疼痛,可以通過熱敷的方式來緩解疼痛,如果出
-
延緩衰老中醫推薦這6個方法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也就會逐漸的變老,這些是很正常的現象,因此有很多的人是比較在意養生的問題的,尤其是會選擇一些好的辦法和藥
-
中醫詳解亞健康的五大類型?人們也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多關注這些對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很大好處的,特別是一些亞健康時刻會影響著一部分人群,因此大
-
中藥一定要趁熱喝嗎?往出現一些疾病的時候不少的人會選擇中醫方法來進行治療,因為有一部分毛病選擇中醫來進行處理是比較合適且見效快的,因此我們大
-
上火怎么辦中醫按摩也能治上火?上火是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這樣病的出現往往是在天氣干燥的時候容易引起,因此當出現上火的癥狀后大家也要盡早的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