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氣衰者為癲 陽氣衰者為狂
《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醫(yī)宗金鑒》謂“陰氣衰者為癲之癲字,當是狂字;陽氣衰者為狂之狂字,當是癲字”,此乃誤仲景之本意,不識癲狂之有專責于虛者也。
“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這句話前面的原文:“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于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通觀本條證候:悲傷哭泣,精神不安,恐懼畏嚇,神疲閉目欲眠,但眠則夢境紛紜,身覺飄忽,神如離體,有類百合病及臟躁病;即今之所謂癔病、精神分裂癥之屬,為神志失常之病。此病在于血氣虛衰所致,但有陰陽之別。故仲景認為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或曰:《難經·二十難》謂“重陰者癲,重陽者狂”,此謂陰衰為癲,陽衰為狂,豈不互相抵牾?其實《難經》指的是證之實,徐靈胎注謂:“狂者陽疾,癲者陰疾,邪氣既盛,至傷其神,故其病如此。”(《難經經釋》)而仲景所論則是證之虛,故無躁擾狂怒之象。《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所謂重陰重陽即邪氣盛,陰衰陽衰即正氣奪也。故癲狂病不可以《難經》之實證印定眼目。陰邪太盛,固能擾亂神明而致癲;陽邪太盛,亦能擾亂神明而為狂。陰氣太虛,固致神明失養(yǎng)而成癲;陽氣太虛,亦致神明失養(yǎng)而生狂。且《難經》之所謂癲,乃包括癲狂之癲與癇證二者而言,如《五十九難》:“癲疾始發(fā),意不樂,僵仆直視。”即賅癲之昏厥與癇之厥仆而言。仲景之言癲,則純指癲狂之癲,其證虛,與《難經》之證實相對;其義狹,與《難經》之義廣有別。
或曰:仲景之論其有據乎?曰: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等為《傷寒卒病論》,可見原本《內經》!秲冉洝氛摽,有虛有實。實者如火旺而致,用生鐵落飲(《素問·病能論》)。虛者如《素問·腹中論》:“膺腫頸痛,胸滿腹脹……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靈樞·癲狂》:“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靈樞·九針十二原》:“奪陰者死,奪陽者狂”;《靈樞·小針解》:“取三陽之脈者,唯言盡瀉三陽之氣,今病人惘然不復也……奪陽者狂,正言也。”此皆因誤治導致陽氣虛衰而發(fā)狂。至于癲,《內經》多指癇證而言。若為癲狂之癲,則每與狂相提并論。如《素問·脈解篇》:“太陽……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以下,下虛上實,故狂巔疾也”;《素問·陰陽類論》:“二陰二陽皆交至,病在腎,罵詈妄行,巔疾為狂。”高士宗注:“巔,癲同。”(《黃帝素問直解》)又如《素問·厥論》:“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jié)M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則言癲賅狂;而《靈樞·癲狂》:“狂……少氣之所生也”,亦可賅癲。以《內經》之論癲狂,原不甚區(qū)分也。
或曰:癲狂因虛而致者有《內經》可憑,其于臨床可驗乎?曰:百合病之如癡如癲,治以百合地黃湯,藥非甘寒補陰氣之不足乎?臟躁病之悲傷欲哭,數欠伸,治以甘麥大棗湯,藥非甘溫補陽氣之虛乎?《傷寒論》115條云:“傷寒脈浮,醫(y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亡陽較陽虛更重一層,明言必驚狂。千百年來,醫(yī)家治癲狂之因于邪實者,記載固多,而治癲狂之因于正虛者,亦頗不少。醫(yī)案俱在,可以索驗。
由上觀之,《內經》癲狂未分,《難經》始以實證分陰陽,至仲景則復以虛證分陰陽。但后來之注家常憑《難經》而疑仲景,如《醫(yī)宗金鑒》謂“陰氣衰者為癲之癲字,當是狂字;陽氣衰者為狂之狂字,當是癲字”,削足適履,以強合陽盛病狂,陰盛病癲之說。不識癲狂之有專責于虛者,既失《內經》之微旨,又誤仲景之本意。則非仲景不識《內》、《難》之癲狂有實,實乃后之醫(yī)家不識仲景之癲狂為虛也。
-
痛風怎樣緩解疼痛?護理措施要了解痛風患者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并且會出現關節(jié)腫脹的問題,盡量將患肢抬高能有效緩解疼痛,可以通過熱敷的方式來緩解疼痛,如果出
-
延緩衰老中醫(yī)推薦這6個方法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也就會逐漸的變老,這些是很正常的現象,因此有很多的人是比較在意養(yǎng)生的問題的,尤其是會選擇一些好的辦法和藥
-
中醫(yī)詳解亞健康的五大類型?人們也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多關注這些對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很大好處的,特別是一些亞健康時刻會影響著一部分人群,因此大
-
中藥一定要趁熱喝嗎?往出現一些疾病的時候不少的人會選擇中醫(yī)方法來進行治療,因為有一部分毛病選擇中醫(yī)來進行處理是比較合適且見效快的,因此我們大
-
上火怎么辦中醫(yī)按摩也能治上火?上火是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這樣病的出現往往是在天氣干燥的時候容易引起,因此當出現上火的癥狀后大家也要盡早的來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