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怎么治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正在不斷的提高,所以,這需要一些準媽媽進行關注,并且注意孩子的一些身體健康及時的進行預防,以免因為這種現象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也應該通過方法及時的進行診治,那么,新生兒黃疸怎么治?
茵梔黃口服液退新生兒黃疸,沒有科學根據!
早在2016年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發文禁止新生兒、嬰幼兒(三歲之內算嬰幼兒)使用茵梔黃注射液。
張思萊醫師:新生兒黃疸按中醫理論是屬于胎黃。一般茵梔黃口服液醫生都建議吃3~7天。但是,新生兒和小嬰兒吃了茵梔黃制劑(或顆粒)不但可能會影響他的消化道功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瀉都是常見的不良反應,而且還促使腸道微生態平衡失調,不良反應嚴重者還會引起死亡。
在國際的新生兒科學領域里,沒有用茵梔黃降黃疸的科學證據;而茵梔黃也沒有確切可以降低膽紅素達到退黃疸的作用的說明。
說白了,茵梔黃主要是一種瀉藥。所以,還不清楚要不要用茵梔黃治療黃疸的媽媽,請果斷放棄這個想法!
新生兒黃疸靠譜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般來說,有兩種比較科學靠譜的方法能讓寶寶血液中的膽紅素低下去,也就是“退黃”。第一種光照皮膚。第二種是讓寶寶多排便。這里面具體醫學原理就不詳細說了,只說說科學的做法。
1、讓寶寶照射藍光。這是去黃疸的最好辦法,特別是病理性的黃疸。將新生兒置于有一定光強度的藍光環境中,通過一連串復雜的光化學反應,將膽紅素排出體外、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藍光治療的安全性非常高,很少有什么不良反應。
2、加強喂養母乳。盡早喂養母乳可以促進寶寶胎便盡早排出,大便排出能減少寶寶體內的膽紅素。新生兒出生后,建議每天喂養 8~12 次甚至更多,頻繁喂養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僅對退黃有利,對新生寶寶更方面都好。同時吃點益生菌也能促進一點寶寶排便,不過這個方法見效比較慢。
曬太陽就能退黃嗎?沒那么簡單
從前大家相信茵梔黃能治黃疸,曬太陽也能退黃,其實都是錯的。退黃疸的誤區還有這些:
“多曬太陽來退黃”這可能是黃疸治療方面流傳最廣的誤區了,甚至有不少醫生也會這樣建議。但曬太陽退黃存在效率低下,因為日光中藍色波長光量有限;而且在家中很難做到裸露大面積皮膚接受日光;而且還不安全,太陽光中含有紫外線,對孩子的眼睛和皮膚都會造成傷害。
喝葡萄糖水。葡萄糖水對黃疸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占據新生兒本來就不大的胃容量,從而造成吃奶減少、排便減少,進而使得膽紅素長時間停留在腸道,會增加腸道重吸收的機會,反而不利于退黃。
最后,給大家說說新生兒黃疸護理要注意的問題。
》》可以多給寶寶喝母乳。盡早母乳可以促進寶寶胎便盡早排出,大便排出能減少寶寶體內的膽紅素。
》》時刻觀察寶寶精神狀況。注意寶寶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或是抽搐等癥狀,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現。
》》保持家里光線充足。雖說不能完全依靠陽光退黃,但寶寶照自然光是有益的,也有助于寶寶吸收維生素D。
》》注意清潔衛生。寶寶皮膚、臍部及臀部保持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如何預防新生兒黃疸
1、看父母血型。
媽媽是O型血,爸爸是A型血或者AB型血,新生兒出現黃疸的幾率偏高。這種新生兒黃疸就是溶血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0、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因此,父母血型是影響新生兒黃疸的主要因素。當然,爸媽也無須太過緊張,不是所有ABO系統血型不合的新生兒都會發生溶血。據報道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9%。
夫妻雙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親血型為O,父親血型為A、B或AB),或者母親RH血型呈陰性,需要定期做有關血清學和羊水檢查,并在嚴密監護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兒溶血癥的發生。
2、注意飲食。
懷孕期間,孕婦要注意飲食有節,忌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太飽或者讓自己太餓,并忌煙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當新生兒出現黃疸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以免因為一些治療方法不夠科學,而對孩子的身體發育造成影響,平時也應該注意孩子的一些個人衛生,提高一些安全的護理措施,并且,當孩子出現新生兒黃疸的時候,應該及時的查明原因,加強一些喂養母乳的方法。
-
春季有哪些育兒知識呢養育寶寶逐漸的長大成人,為之家長們所付出的辛勞是非常不易的,尤其是在春季正是氣溫極不穩定的時候,在其給寶寶試穿衣服時一定
-
抱新生兒的正確姿勢有哪些呢相信在新婚夫婦得到寶寶那一刻,為之彼此心里都是非常感到喜悅的,剛出生的嬰幼兒身體是特別柔軟的,所以這對于新爸新媽們不知道
-
新生兒出現消化不良如何判斷新生兒在出生后大都是以母乳為主,除非因母親乳汁分泌不足等而無法讓寶寶更好得到補充營養,此時不得不以人工喂養奶粉去進行,但
-
寶寶剛出生就有牙齒怎么回事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就有牙齒的現象,想必這也是很多媽媽都會感到疑惑的一個問題,如果孩子剛出生就有
-
新生兒黃疸怎么治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正在不斷的提高,所以,這需要一些準媽媽進行關注,并且注意孩子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