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培養孩子自理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孩子不能一直依靠父母來生活。孩子要離開父母去上幼兒園,再大一點還要上學,甚至離開家住在學校里。
如果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會,不會穿衣吃飯,不會洗衣等等。這可怎么辦呢?父母應該如何提高孩子生理能力呢?
獨生子女一代寶寶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比較低下,吃飯、穿衣、整理環境,自理的意識比較薄弱。
寶寶生活的依賴性,并不是來自他的惰性,而是源于大人的溺愛。大人總是不由自主地照顧寶寶過多,“剝奪”了孩子自身努力的機會。寶寶穿衣慢,大人干脆利落地幫他穿好;寶寶吃飯臟兮兮的,大人干干凈凈給他塞飽肚子;寶寶玩好玩具走了,大人無怨無悔地幫他收拾……
這些情景在多數家庭發生。表面上是在幫寶寶,實際上卻在阻礙他生活能力的培養。 大人經常覺得寶寶做不好事情,總希望去幫他。
這種心態的實質是大人總嫌寶寶“慢”,其實,寶寶手部肌肉控制力的發育以及肢體與感官的協調能力發育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會顯得“慢騰騰”;而且寶寶做事容易受到注意力的干擾,隨機性較大,會顯得“漫不經心”。
因此,父母要給寶寶提供針對性的學習,比如訓練“三指抓物”,為寶寶拿筷子、書寫打基礎;往瓶口中塞物,為扣紐扣作準備;舀物練習,幫助學會使用匙子……許多日常生活的練習,可以幫助寶寶培養自理能力。
愛孩子,就不要溺愛孩子,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學會如何自理,授人之魚,不如授人之漁。教育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的,讓孩子學會自理才是真的愛孩子!
相關文章
-
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是什么呢?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來說能喜歡上學習并且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每個家長共同的心愿,但是
-
寶寶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有哪些隨著寶寶身體正常發育,使之此時到了應該進行學走路的時間,但往往在學習走路的過程會出現左右搖擺不定,并且有時走路姿態十分酷
-
家長在和寶寶交流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隨著寶寶逐漸的增長,此時語言功能的完善正逐步的有所提高,所以家長要利用正確引導去進行和寶寶加以交流,但家長注意不要過分滿
-
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嗎?俗話說“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可以讓你明理,讀書可以提高你的內涵。也許孩子會說“讀
-
培養高智商寶寶的六大秘訣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提高寶寶智商的方法,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跟孩子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