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家的小磨蹭快起來
有的孩子動作很慢,做什么都要落在后面,吃飯慢,穿衣也慢。有時早上快到上學的時間了,孩子還什么都沒有準備好,這讓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替孩子做好這些趕緊去上學。怎樣讓孩子變得不磨蹭呢?有沒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法呢?
一次在幼兒園講完課之后,一位母親走上前來,皺著眉頭對我說:“我的女兒做什么事情都特別磨蹭,做游戲、穿衣服、吃飯等活動都比同齡的孩子慢很多,效率特別差,怎么跟她講道理她都聽不進去,只有跟她嚷嚷的時候,她才能快一點點,但下一次還是那樣。”
正說著,她對一個正在旁邊玩的女孩子喊道“寶貝兒,到媽媽這邊來。”女孩子聽見后便輕輕地挨到我們近前,她長得很文靜,母親說:“告訴魯老師,你叫什么?”只聽見孩子細小的聲音說:“曼曼。”母親接著說道:“我真是懷疑是因為我給她起錯了名字。”
分析
許多父母都有著與這位母親同樣的苦惱:孩子動作太慢,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慢條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時間,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飯等生活自理方面,顯得極為磨蹭。
當自己的孩子跟同齡人相比顯得動作緩慢,班上的老師也有這樣的反映時,家長就應該加以重視了。因為幼兒期是動作發展的重要時期,動作緩慢的兒童往往容易 出現不靈活、不協調的行為表現,影響今后的身體和智力發展。上學之后,如果做作業的速度太慢,就會影響學習、休息和正常的娛樂活動;考試的時候動作太慢, 往往還沒有做完就到了老師收卷的時間,導致成績下降;運動的時候動作太慢,就往往不能戰勝對手,讓別人領先,這些都會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動作緩慢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于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變的先天氣質,父母對于孩子的氣質只能接受并因勢利導;再有,有的孩子天生大 氣,較為成熟,三思而后行,做事的過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會因慎重仔細而動作緩慢,這樣的效率反倒會非常高。對此,家長需要仔細分辨判斷后再對孩子的慢性 子進行調理。
從孩子來說
動作不熟練是動作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孩子小的時候,神經肌肉的活動還不協調,所以做事的時候要非常緩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為家長,有必要幫助孩子經常創設鍛煉動作的情境,以便于孩子的神經肌肉得到及時的協調發展。
沒有時間緊迫感是動作緩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盡快做完之后會有什么更好的結果,他只是在延續著從前的習慣而已,他不認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那么,就要為孩子多設置獎勵情境,讓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報。
對于家長來說
面對幾歲的孩子,年輕的媽媽常常感到與其讓他自己來做事情,比如吃飯、洗腳,還不如成人喂他吃、幫他洗來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這種包辦代替恰恰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并且,孩子也會因此惰性越來越強,沒有自理的愿望,對自己沒有責任心。
再者,動作緩慢一般是相對而言的,有時孩子處理事物的速度顯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為達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時也是因為對成人的要求沒有作出足夠的反 應,成人就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許表現很不錯了,我們先前提到的曼曼的媽媽就是一個急性子,她是一名記者,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和丈夫都符合自己 的做事速度才會感到滿意,否則就會抱怨,這也是不現實的。
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會浪費掉許多寶貴的時間。在現代社會中,對人的技能的日益高要求,使得人們必須有緊迫的時間感,做事抓緊時間,提高效率。
-
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是什么呢?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來說能喜歡上學習并且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每個家長共同的心愿,但是
-
寶寶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有哪些隨著寶寶身體正常發育,使之此時到了應該進行學走路的時間,但往往在學習走路的過程會出現左右搖擺不定,并且有時走路姿態十分酷
-
家長在和寶寶交流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隨著寶寶逐漸的增長,此時語言功能的完善正逐步的有所提高,所以家長要利用正確引導去進行和寶寶加以交流,但家長注意不要過分滿
-
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嗎?俗話說“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可以讓你明理,讀書可以提高你的內涵。也許孩子會說“讀
-
培養高智商寶寶的六大秘訣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提高寶寶智商的方法,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跟孩子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