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三大忌諱 父母們知道嗎?
父母們知道的是,孩子的家庭教育關系到孩子的成才、成長。家庭教育是培養(yǎng)孩子素質的關鍵一步,父母們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今天,小編就來為父母們介紹一下家庭教育里面的三大禁忌。父母們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下吧!
1、過度關愛
主要表現為長輩們對孩子的物質嬌寵和情感嬌寵。從孩子的嬰兒期開始,長輩們在物質、金錢上極其慷慨大方,竭盡所能地給孩子提供吃、穿、玩等方面最佳的物質條件。孩子稍大一點后,基本上是要什么給什么——只要孩提出要求,就給予滿足。
在情感上,除從小就過多地親吻撫抱,過分地親昵呼喚外,還生怕孩子不高興,往往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這就日漸養(yǎng)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惟我獨尊 的自私心理和放任性格,學會以哭鬧、不吃飯等非理性方式來要挾父母、祖輩,最終變成我行我素、隨心所欲、不通情理、缺乏感恩心態(tài)的“小公主 ”、“小皇帝”。
2、過度保護
很多家長[微博]不放心孩子一個人睡,與寶貝從小就同房、同床睡覺,有的在孩子長到好幾歲甚至十多歲乃至更大,還是如此。此外,他們對孩子的食物、飲
料、衣服、玩具、日常用品等都百般挑剔,不但要知名品牌,有的還要求徹底無菌消毒。孩子稍有不適,動輒小病大治,無病猛補,往往造成營養(yǎng)過剩,致使肥胖兒 童比例上升。有的家長甚至把家具的邊邊角角統(tǒng)統(tǒng)用海綿包起來,以免孩子磕傷碰傷;天氣稍冷,便把孩子從頭到腳密密實實地包裹起來;孩子大了,還常常摟著、 摸著、陪著、跟著、照著、護著,如此等等。總之,就是一百個不放心。
以上這些不當做法,肯定會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適應能力。孩子越不適應,家長越去過度保護,這樣長期惡性循環(huán),孩子就會缺乏獨立性、堅忍性、 耐苦性和艱難意識。等孩子稍大后,毛病比較明顯了,做家長的還時不時地指責道:“你看看你,這么大了,還這樣嬌氣,還是不懂事,還要我操心,唉,真把我給 急死了!”然后,還要去盡力而為地過度保護孩子。
3、過度期望
千百年的科學文化不但使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風氣彌漫神州,一心期望后代“光宗耀祖”、“給大人爭氣”的傳統(tǒng)觀念亦是普遍存在。 因此,蕓蕓眾家長們在對孩子過分溺愛關懷的同時,又對孩子抱有極大的期許,一心望其成“龍”成“鳳”。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大資本,在孩子的學習上高標 準、嚴要求。長輩們的這種心態(tài)寫滿臉上,時時明白地表露在語言和行動上,很容易使孩子覺得是在為父母而學,不是為自己學,因而漸漸失去學習的原動力。
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父母求勝心理也越來越強,總是想當然地認為:你長大了,該懂事了,應該更努力、更自覺地學習了。而且越接近中考[微博]、高考[微博], 父母心情越急迫,對孩子的要求越高。這種極高期望的壓力與早期過分的關愛保護形成強烈的矛盾反差,令已經“驕嬌”二氣十足的孩子很難承受。那從小就逐步定 型的物質化、金錢化的親子關系,又難以使孩子真正理解家人的親情之愛,這樣就極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失去對長輩的尊重與情感。家長越焦慮,孩子越反感, 就越容易造成不和諧的家庭關系,致使親子之間難以溝通,這又反過來對孩子的成長更加不利。
以上就是小編想要告訴父母的內容。如果父母們對于家庭教育還有任何的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醫(yī)師,我們的醫(yī)師將會為您提供專業(yè)的解答。
-
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是什么呢?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來說能喜歡上學習并且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每個家長共同的心愿,但是
-
寶寶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有哪些隨著寶寶身體正常發(fā)育,使之此時到了應該進行學走路的時間,但往往在學習走路的過程會出現左右搖擺不定,并且有時走路姿態(tài)十分酷
-
家長在和寶寶交流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隨著寶寶逐漸的增長,此時語言功能的完善正逐步的有所提高,所以家長要利用正確引導去進行和寶寶加以交流,但家長注意不要過分滿
-
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嗎?俗話說“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可以讓你明理,讀書可以提高你的內涵。也許孩子會說“讀
-
培養(yǎng)高智商寶寶的六大秘訣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提高寶寶智商的方法,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跟孩子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