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孩子應掌握的三大原則與竅門
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不提及的便是父母要適當的夸獎孩子。今天,小編就來向父母們介紹一下贊美孩子的三大原則與竅門吧!
三大原則
1.夸具體不夸全部“寶寶真棒”
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在家長眼里,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都是值得驚嘆和贊美的——寶寶會笑了,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會蹦了,寶寶說話了……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驚喜中,家長已經習慣于對著孩子說出“真棒!”、“真好!”這樣的評價,甚至一句輕輕的“啊”都充滿著贊賞的語氣。
家長隨口的夸獎,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變得害怕失敗,經不起一丁點兒挫折……
總是籠統地表揚孩子,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也許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飯,媽媽與其興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端飯,媽媽很開心”。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應該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聰明“你真聰明!”
又一個家長慣用的評語。家長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結果只能是讓孩子覺得好成績是與聰明劃等號,一方面他會變得“自負”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們面對挑戰會采取回避,因為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
美國的研究人員讓幼兒園孩子解決了一些難題,然后,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8道題,你們很聰明。”對另一半說:“答對8道題,你們很努力。”接著給他們兩種任務選擇:一種是可能出一些差錯,但最終能學到新東西的任務;另一種是有把握能夠做得非常好的。結果2/3的被夸聰明的孩子選擇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3.夸事實不夸人格“好寶寶”
這樣的話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長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邊。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對他反而是種壓力。
成年人也是,當領導不斷夸獎你時,開始還會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會感覺到壓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機會。
如果家長的稱贊總是“言過其實”,孩子也會有壓力,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贊美。他們會怎么辦呢?那就是在你剛剛贊美完他的時候,他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以示“真誠”。
三大竅門
1.留心孩子的努力真正做到“夸具體”“夸努力”
家長首先要對孩子做事情的整個過程有所了解。有時你親眼看見孩子付出的努力,在總結孩子成績的時候,不妨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出來。比如孩子寫完作文后,你可以說:“文章的開頭很好,你能想出這樣的開頭實在不容易;中間的描述能感覺出你經過了仔細的觀察。結尾的一句話也比較精彩,用它來點題很恰當……”這樣,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費的辛苦一一說了出來,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會洋溢在孩子的臉上。
如果你沒有親眼見到孩子的努力也沒關系,你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努力的過程,這中間不失時機地加以適當的點評,同樣可以給孩子一個有益的贊美。
2.夸孩子別嫌“啰唆”
當孩子表現好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真棒”,看起來既省事又符合鼓勵為主的教育精神。其實這樣的表揚多了,對孩子毫無意義。
所以當了解了“夸具體”原則時,很多家長開始很難適應,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說些什么。很簡單,教你一招——好話不嫌“啰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揚語,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啰唆?這就意味著要用更多的話語描述孩子的努力,結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鳴,夸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3.把夸獎當“預防針”
夸獎不僅僅是事后對孩子的肯定,有時候在預見到孩子對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觸時,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揚來打預防針,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以上就是小編想要告訴大家的贊美孩子的三大原則與竅門。父母們在合適的時機里,贊美孩子,會讓孩子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更加有信心。小編也在這里祝愿孩子們能夠健康、開朗地長大。
-
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是什么呢?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來說能喜歡上學習并且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每個家長共同的心愿,但是
-
寶寶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有哪些隨著寶寶身體正常發育,使之此時到了應該進行學走路的時間,但往往在學習走路的過程會出現左右搖擺不定,并且有時走路姿態十分酷
-
家長在和寶寶交流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隨著寶寶逐漸的增長,此時語言功能的完善正逐步的有所提高,所以家長要利用正確引導去進行和寶寶加以交流,但家長注意不要過分滿
-
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嗎?俗話說“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可以讓你明理,讀書可以提高你的內涵。也許孩子會說“讀
-
培養高智商寶寶的六大秘訣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提高寶寶智商的方法,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跟孩子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