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錯誤的親子閱讀方式
親子閱讀,對于孩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培養孩子愛上閱讀的一種良好的方式。讓孩子從小就擁有閱讀的習慣,有利于孩子的成長。然而,大家知道有些親子閱讀方式卻是錯誤的嗎?今天,尋醫問藥網站的小編就在這里向大家盤點一下錯誤的親子閱讀方式吧!
錯誤一:不考慮孩子當下的興趣,勉強孩子共讀
如果共讀常與“被打斷游戲”聯結在一起,不但共讀原本美好的初衷,如“享受親密的親子時光”“豐富孩子的想象力以及視野”等等,無法讓此刻的孩子感受到,長此以往,還會讓孩子對共讀產生厭惡。
● 修正:除閱讀,孩子還需要其他更豐富的體驗
我們常說,閱讀不能、也不應該成為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像俗話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孩子應該有讀書之外的更多體驗,比如游戲、遠足等等,這樣才讓孩子過得更快樂、更健康。那么,為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何安排閱讀時間呢?一天中的共讀時間,可以選睡前固定一段時間(比如每天不少于20分鐘),讓約定的共讀時間成為孩子每天的期待。其他的時間,隨意就好。
錯誤二:書籍選擇,以家長自己而非孩子為導向
如果把孩子喜歡的書帶到孩子面前,和他們一起閱讀,真正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很少。為孩子選擇共讀讀物時,如何既兼顧到孩子的喜好又有所引導呢?可以和孩子在每天約定閱讀數量時,一部分由孩子自由決定;另一部分,交給爸爸媽媽選擇。
錯誤三:共讀時,不停發問
剛剛還沉浸在美妙故事中的孩子,仿佛如夢初醒般開始磕磕碰碰地回答問題、總結道理……很多家長給孩子讀書時,總是希望孩子記住什么或者知道些什么,如果不提問題或提醒孩子注意,書就像沒讀過一樣。
請大家再試著回想一下小時候的經歷吧:爸爸媽媽答應帶我們去公園或動物園玩,去之前如果特別叮囑我們要注意觀察,因為回來要好好寫篇作文,是不是我們的快樂和期待都會打折?玩得戰戰兢兢?生怕漏掉什么會被拷問?閱讀中頻繁提問也是這樣。當提問變成閱讀中的常態,孩子往往會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伴讀者可能會提的問題上,而忽略其他可能吸收的滋養。久而久之,閱讀就不再是一樣快樂有趣的事情,而變成一種負擔,最終導致孩子對閱讀提不起興趣。
● 修正:讓孩子從閱讀中感受單純的快樂
記住什么和知道什么,遠遠比不上閱讀中進入書中、感受到什么更重要。把閱讀的快樂還給閱讀本身,讓孩子從閱讀里感受單純的快樂,讓閱讀帶給孩子潤物細無聲的滋養。
錯誤四:識字后,強調孩子自主閱讀
當孩子識得一些字后,你是否經常讓孩子自主閱讀?可你是否還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第一次讀到從未學過的文言文時的感受?那也是每個字都認識,但整篇文章在說什么,有時你卻并不一定懂?所以,對孩子來說也一樣,認識書本上字和理解字所表達的意義并不是一個概念。雖然就算不認識字,沒有人給他們朗讀時,他們也會通過繪本中的圖畫,大概感知故事的內容,但是閱讀的樂趣和對故事的理解肯定會大大打折。
● 修正:即便孩子識字了,也請留出時間和孩子共讀
讀懂一本書不僅需要一定的識字量,還需要一定的生活積累。所以,我們建議,即便孩子識字了,也請留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共讀,因為在這過程中,孩子可以隨時向你提問他還未明白的地方,這樣也更助于他閱讀力的提升。
當然,對于即將上小學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識字量,可以有一些自主閱讀,但仍建議父母撥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共讀,幫助孩子逐漸過渡到完全的自主閱讀。
以上就是小編告訴大家的錯誤的親子閱讀方式,父母們應該注意一下了喲!如果大家對于孩子的親子閱讀方式,還有任何的疑問,都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我們的專家將會為您提供專業的解答。
-
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是什么呢?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來說能喜歡上學習并且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每個家長共同的心愿,但是
-
寶寶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有哪些隨著寶寶身體正常發育,使之此時到了應該進行學走路的時間,但往往在學習走路的過程會出現左右搖擺不定,并且有時走路姿態十分酷
-
家長在和寶寶交流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隨著寶寶逐漸的增長,此時語言功能的完善正逐步的有所提高,所以家長要利用正確引導去進行和寶寶加以交流,但家長注意不要過分滿
-
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嗎?俗話說“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可以讓你明理,讀書可以提高你的內涵。也許孩子會說“讀
-
培養高智商寶寶的六大秘訣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提高寶寶智商的方法,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跟孩子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