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好辦法讓生氣的孩子迅速平靜嗎
你有什么好辦法讓生氣的孩子迅速平靜嗎?孩子和成人不一樣,自控能力較差,特別是生氣的時候不能像成人那樣平靜自己,孩子生氣的時候的表現是大同小異的,他們對自己的脾氣失去控制,也不能象平常一樣地正常思考,但是,幫助孩子平靜的方法則要因人而異。一起看看。
專家說:“對一些孩子來說,咬咬大拇指,撫摸一陣毛毯,或者坐在媽媽的膝上聽一個故事就能平靜下來,而另一些則可能需要尖叫一陣,如果尖叫能夠阻止他們把東西砸壞,尖叫也行,因為最終的目的是教會孩子學會鎮靜下來的辦法。”
但是,即使你以為你找到了孩子平靜下來的有效方法,這個方法在下個星期還是可能失效,當孩子在超級市場突然大發脾氣的時候,你還是可能感到手足無措,因此,我們總結了一些家長和老師的秘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抱緊孩子
許多父母都知道把孩子包在襁褓里能使大哭的嬰兒平靜下來,“這個原則也適用于大一些的孩子”,在她可能大哭大叫,你可以把她抱起來,輕輕地搖她直到她的肩膀松馳下來,這樣,她的安全感會慢慢回來。”
2、傾聽孩子訴說
即使是一個小孩也應該有傾訴她感情的權利,我們三歲的女兒麥迪生,每次聽到她十五歲的姐姐要她離開她的房間時,都很生氣。我會認真地聽她傾訴,因為她的感情的確受到了傷害。等她說完了,我就讓她幫我準備晚飯或者做一些大女孩在家干的事,這樣她就感到她受到了特別的對待
3、讓他用小拳頭發泄
如果孩子發怒要砸東西,給他一個枕頭讓他打個夠,幼兒園教師建議:“或者給他一個塑料錘子,讓他砸到他會用語言表達他的憤怒為止。”
4、父母保持平靜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最要緊的是父母不能發脾氣。”辛博士說,“培麗亞是我們七歲的女兒,她常常會情感用事,有時我實在受不了了,我就告訴她我需要離開房間靜一會,我發現她已經到了能夠寬慰自己的年齡,所以我告訴她感到悲傷或憤怒是正常的,然后我讓她的憤怒自個兒慢慢地消失。”
小孩子常常需要向父母“借貸”平靜的心態,孩子要平靜下來之前必需把父母的平靜內化,如果父母自己行為失控,孩子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5、深吸一口氣
告訴孩子深深吸口氣可能使孩子更為憤怒,但是如果你蹲下身,看著他的眼睛,然后自己做幾次深呼吸,他很可能會不自覺地模仿你的呼吸方式,不久,他就會冷靜下來告訴你發生了什么事,而不是哭哭啼啼地鬧個不停了。
6、使用紡織品與玩具
紡織品對有些孩子有特別的寬慰作用,特別是那些性格喜歡抱毯子或抱小貓小狗的孩子,試試看對孩子說:“你可以和這頭毛茸茸的熊坐在一塊,它會使你好受一些。”你可能會發現柔軟的物品與撫摸它的感覺使孩子漸漸靜了下來。
7、轉移注意力
學步的幼童很想探索許多區域,如果被阻止的話很容易發怒,因此,不要火上澆油告訴他不能爬上餐桌,相反,轉移他的視線,給他一些新的探索的東西,可能的話,走到門外去。
8、逗孩子發笑
在紐約工作的心理治療專家說:“在有些情況下地把事情弄的更糟,孩子可能會感到你在取笑他,不把他當一回事,如果你發現這種跡象,趕緊改變策略,或者抱抱他,或者同情地聽他傾訴。”
溫馨提示:在孩子生氣時,不管你使用上述的哪些方法,還是使用你過去行之有效的辦法,必須知道你可能不是每次都能很快地讓孩子平靜下來的,“有時孩子需要發怒,只是當心著不讓他們傷害到自己,直到集聚起來的緊張被釋放了,你才可能抱抱他們。如果家有愛生氣的孩子希望小編的這些小建議能幫助到你。
-
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是什么呢?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來說能喜歡上學習并且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每個家長共同的心愿,但是
-
寶寶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有哪些隨著寶寶身體正常發育,使之此時到了應該進行學走路的時間,但往往在學習走路的過程會出現左右搖擺不定,并且有時走路姿態十分酷
-
家長在和寶寶交流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隨著寶寶逐漸的增長,此時語言功能的完善正逐步的有所提高,所以家長要利用正確引導去進行和寶寶加以交流,但家長注意不要過分滿
-
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嗎?俗話說“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可以讓你明理,讀書可以提高你的內涵。也許孩子會說“讀
-
培養高智商寶寶的六大秘訣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提高寶寶智商的方法,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跟孩子不斷的